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语文 第30课《想念地坛》课堂学案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

高考语文 第30课《想念地坛》课堂学案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_第1页
1/2
高考语文 第30课《想念地坛》课堂学案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_第2页
2/2
……[课 堂 学 案]……一、文本探究(一)整体感知1.《想念地坛》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 【提示】全文 20 个小节,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10 节)写地坛的安静以及作者与地坛的渊源 ;第二部分(11—19 节)着重阐述写作的意义,并通过写作的意义进一步探寻生命的意义 ;第三部分(20 节)全篇的尾声,照应全篇,呼应开头,再次说明地坛在作家心中的地位 。“安静”---“零度”---“柔弱”,史铁生在这篇文章的不同阶段用了不同的几个关键词,来说明他对生命的理解,对自然与神灵的敬畏,对人世间种种现象的批判与忧虑,而统领这一切的还是“安静”,其他都是它的不同的表述。在安静中,作者的思考越走越远,越走越深。于是,他想用笔把这些记录下来,写作就这样成了史铁生新的人生选择,他生活与思考的方式,面对写作之意义的获得无疑与地坛的“安静”对他的启迪有关。2. 全文的主体部分是用“写作的零度”来贯穿的,谈谈你对“写作的零度”的看法。【提示】“写作的零度”即生命的起点,“写作由之出发的地方即生命的固有的疑难,写作之终于的寻求,即灵魂最初的眺望”。史铁生阐述写作的意义,并进一步探寻生命的意义 。(二)细节探究1. 阅读文章的第 1-9 节,思考“安静”的具体内涵。【提示】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第 2 节)不是与世隔离(第 5 节) 由于四周和心中的荒旷(第 6 节) 一股清纯之气,悠远、浑厚(第 4 节)恒久而辽阔(第 9 节 )安静,并不是自然环境下的安静,而是心灵的安静。 2. 地坛的安静对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地坛的安静让作者的心安稳了下来,“仿佛走回到生命的起点”,重新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找到了绝路之后的一条路——写作。3. 作者是如何解说“写作的零度”这一概念的内涵的?【提示】当人生充满阿谀、强权、荣耀……生命丢失了零度。由此看来,写作的目的,即“写作的零度”是“寻根”,放弃追名逐利,叩问生命的本质意义。零度,看上去本来无意义,但生命既然来了,我们就要给它意义,“一个生命的诞生,便是一次对意义的要求”,这很重要,它说明生命的意义是人给予的,也是人探寻出来的。4. 第 16 节作者将人世间生活的种种现象与地坛作了对比,想要说明什么?【提示】回到零度,也就是回到地坛式的“安静”。在第 16 小节,作者将人世间生活的种种现象与地坛作了对比,人世间,为了名声与浮华而争权夺利,而地坛则是安静的状态,那是一种“柔弱...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语文 第30课《想念地坛》课堂学案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