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作文素材:“万物静观皆自得”导写及例文【作文题目】:请以“万物静观皆自得”为题,写一篇文章。【写作指导】:“静观万物皆自得”出自宋代程颢《秋日偶成》,原诗如下: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显然,程颢诗中的“静观万物皆自得”与中国古代一贯倡导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一致的 ,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人为”的相通和统一,要人类摈弃浮躁心态,抛弃狭隘的私欲杂念,本着一种超然脱俗的心境,放开心怀,静观万物,欣赏愉悦自然万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与自然合一,才能融于自然,体验自然。写作上,考生要注意两个关键词:一是静观,即不带功利的目光,保持内心的宁静;二是自得,即自我欣赏,自我感受,自我领悟。这里的“自得”表层是外物,深层是主体——人类,即站在人类的角度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换言之,此题写作注重考生内心体验,注重人文修养,有文化底蕴的考生可大展自己的身手。【例文】:万物静观皆自得若为木,当欣欣以向荣。若为草,当萋萋以摇绿。当林花谢了春红,你曾否伤感曾否为那抹娇美遗憾?当阳光融了冬雪,你曾否忧愁曾否为那澄澈流连?当秋风袭了绿叶,你曾否徘徊曾否为那青翠不安?其实,不必埋怨不必彷徨,静下心来细细忖度细细回味,你便会知晓万物的轮替都是上天刻意的安排,是自然赐予它们的自得与自在。给自己一方净土,给自己一片晴空,给自己一种心境,同样,你也会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圣洁与自得自在。齐白石的虾与徐悲鸿的马像是画界一堵不可逾越的高墙,多少画者为之望而却步,多少艺人因此自感卑微。然而,在齐白石的虾后,有多少尾虾在那一纸清波中自由自在地游弋?在徐悲鸿的马后,又有多少匹马驰骋着奔腾于那一卷平川?我们不必刻意去挑战最高的峰巅,以平和的心静观世间百态,你一定能获取专属于你的视角与风景,那扇敞开的充满阳光的,也必将成为你笔下恒久的绮幻。或许你曾激昂地吹响目标迈近的号角,或许你曾立下不登峰顶绝不止步的誓言。然而别忘了,沿途的风景也是一种收获,一种美的瞬间,若懂心平气和地在追寻途中采撷沿路的感动,即便没有达到最终的成功,你也会领会获取的与付出的值得。撒哈拉沙漠的漫漫狂沙中留下的是三毛无悔的步履,龙门千佛古色古香的遗址间有着席慕蓉无悔的流连,阿里山日月潭的秀美山水中更有着林清玄无悔的章节与心跳:于是,她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