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鉴赏一——矛盾冲突 相对于小说、散文或其他种类的文学鉴赏而言,戏剧鉴赏有相当大的难度。有难度的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戏剧作品(这里主要指各种戏剧形式的文字脚本)受演出时间的限制,不可能拉得太长。所以,戏剧表演必然要求相对集中。二是戏剧作品也受到演出场地的限制,很多必要的故事情节、活动场景也都不可能铺得很开,所以,对戏剧的集中化艺术处理要求也越高。由于有两个特殊之处,读 者在进行戏剧鉴赏时,就不如其他类别的文学式样那般容易了。 【本讲要点】 戏剧文学的矛盾冲突,主要指戏剧作品中的故事的情节发展过程,也就是剧中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各种因素彼此消长的过程。或者说是指人物行为动机之间或人物自身性格内在的尖锐矛盾纠葛。戏剧要在一定时空限度内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就必须有强烈而富于表现力的戏剧冲突。没有这些矛盾冲突也就谈不上戏剧。进行戏剧鉴赏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了解戏剧的矛盾冲突。 一般说来,冲突就是戏;没有冲突也就没有戏,没有表现力,当然也就没有鲜明的人物性格。因而,“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便成为戏剧文学的一般规律。 【重点讲解】 在戏剧文学中,各种性质的矛盾无一不具体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比如,剧中人物由于阶级立场、政治观点、社会地位、文化教养以及具体的生活处境等的不同,对同样的现实问题,就会采取不同的态度,形成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剧作家常用各种手法,将剧中的矛盾事件做出巧妙的结构安排,使情节一环扣一环地推进,波澜起伏,引起观众对故事的发展、人物的命运、矛盾的结局特别关切的心情。 如在《雷雨》一剧中,既表现为封建家庭中主奴的矛盾、夫妻的矛盾、父子的矛盾、继母子的矛盾、情人间的矛盾,有现代产业中劳资的矛盾,还有不同阶层的家庭、成员的矛盾,尤其是不同阶层女性对命运的抗争。如此漫长、广阔的时空,如此众多、错纵的矛盾,剧作家将它们集中到周鲁两家、两代八个人物身上,集中到周家客厅、鲁家住处的有限空间,尤其是把三十多年的变故集中到由日到夜的十几个小时中间,形成了高度集中、十分尖锐的戏剧冲突。 再如,《茶馆》的戏剧冲突就充分展现了当时下层人民与整个旧时代的矛盾:李三抱怨王利发不给他长工钱,表面看仅仅是对王利发的抱怨,而实际上是对兵荒马乱的年头的抱怨,因为这种年头茶馆生意萧条,老板设法给他长工钱,当然也不排除王利发有盘剥李三的因素在里面。其二茶馆的不景气,跑堂的抱怨,王利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