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植物生理学报告植物衰老生理专业: 生物系统工程 姓名: 缪宏樑 实验报告 学号: 3120250211 日期: 2025.5.29 地点:生物实验中心 313 课程名称:植物生理学实验 指导老师: 成绩: 实验名称:植物衰老生理实验类型: 定量 同组学生姓名: 朱圣日美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三、实验材料和主要仪器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和分析 七、实验讨论和心得 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可溶性蛋白测定的原理; 2.掌握植物组织中丙二醛的测定方法; 3.掌握植物组织中超氧物岐化酶(SOD)活性测定方法; 4.了解植物衰老的原理。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衰老是指细胞、器官或整个植株生理功能衰退,最终自然死亡的过程。 衰老时的生理生化变化:蛋白质显著下降,核酸含量的变化,光合速率下降,呼吸速率下降, 生物膜结构变化, 植物内源激素的变化等。 植物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叶色变黄,蛋白质含量减少(可溶性蛋白)。 自由基代谢失调, 并在体内积累膜脂过氧化的产物之一:MDA ①可溶性蛋白测定的原理 考马斯亮蓝 G-250 与蛋白质结合后,溶液的吸收光谱发生变化,从 465nm 偏转到 595nm,并表现出在 595nm 处的吸收值与溶液中的蛋白质含量有线性关系,其范围从。据此可制作蛋白质的标准曲线,牛血清蛋白为常用的标准蛋白。 待测样品经缓冲液提取后,可溶性蛋白溶于上清液中,蛋白质提取液与考马斯亮蓝 G-250 反应呈蓝色。测定 595nm 吸收值,并根据蛋白质的标准曲线,得到样品中可溶性蛋白的含量。 ② MDA 测定原理: MDA 在高温、酸性条件下与硫代巴比妥酸(TBA)反应,形成三甲基复合物,该复合物 最大吸收峰在 532nm 处;最小吸收峰 600nm 处 消光系数为 155 (mM)-1 cm-1 ③ 超氧物岐化酶(SOD)活性测定原理: 四氮唑蓝(NBT)光照还原的分光光度法:核黄素受光照产生的 O2.-能将 NBT 还原为蓝色的甲腙,甲腙在 560nm 波长有最大吸收,而 SOD 能清除 O2.-, 抑制甲腙的产生使吸收减小。通过分光光度检测 SOD 对 O2.-的抑制率,可以表征出 SOD 含量。 三.实验材料和主要仪器 实验材料:叶龄差异明显的叶片若干 主要仪器:分光光度计,天平,离心机等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①可溶性蛋白测定 (1)制备蛋白提取液 称叶龄差异明显的叶片各 0.50g ,加入 5ml 磷酸缓冲液(50mmol,pH 值为7.8),于冰浴中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