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历史 4.1《二里头遗址的发掘》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历史 4.1《二里头遗址的发掘》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5_第1页
1/4
高中历史 4.1《二里头遗址的发掘》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5_第2页
2/4
高中历史 4.1《二里头遗址的发掘》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5_第3页
3/4
第四单元 二里头文化的探索第 1 课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 素材 顾颉刚 顾颉刚(1893—1980),历史学家,江苏吴县人。1920 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曾任北京大学助教。中山大学、燕京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云南大学、齐鲁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诚明文学院等校教授,北平研究院研究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通讯研究员、院士,《文史》杂志社总编辑,大中国图书局编辑所长兼总经理。建国后,任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和学术委员,中国史学会理事,全国文联委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是我国“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学说。也是我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建国后,从事古史研究和古籍整理工作,应毛主席、周总理之请,负责校点《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著作有:《古史辨》《汉代学术史略》《两汉州制考》《郑樵传》等,与人合著《三皇考》《中国疆域沿革史》《中国历史地图》等。 1980 年 12 月 25 日在北京逝世,终年 87 岁。 徐旭生 徐旭生(1888—1976)原名炳昶,后以字行。笔名虚生等。河南唐河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早年留学法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兼教务长、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研究员等职。 夏文化 1977 年 11 月 22 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夏鼐在登封告成遗址发掘现场会闭幕式上讲话时指出:“‘夏文化’应该是指夏王朝时期夏民族的文化。有人以为仰韶文化也是夏民族的文化。纵使能证明仰韶文化是夏王朝的祖先的文化,那只能算是‘先夏文化’,不能算是‘夏文化’。夏王朝时代的其他民族的文化,也不能称为‘夏文化’。不仅内蒙、新疆等边区的夏王朝时代的少数民族的文化不能称为‘夏文化’,如果商、周民族在夏王朝时代与夏民族不是一个民族,那只能称为‘先商文化’‘先周文化’,而不能称为夏文化。” 随着二里头遗址大规模发掘工作的开展,发现这个遗址的文化层堆积相当典型,具有广泛的代表意义。因此,夏鼐同志于 1962 年将它称为二里头类型文化。以后二里头遗址不断有重要的新发现,夏鼐同志在《碳—14 测定年代与中国史前考古学》一文中把它正式命名为二里头文化。 洛阳铲 20 世纪 20 年代,河南洛阳邙山盗墓之风盛行。当时,盗墓者用厚实锐利的钢锨在地上捣出方形洞穴,鉴别...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历史 4.1《二里头遗址的发掘》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