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淀粉得制取与加工红薯可分为鲜红薯与红薯干两种。鲜红薯生产淀粉一般属于农村手工生产,而红薯淀粉厂大都就是以红薯干作为淀粉原料,所以属于工业生产。 1、鲜红薯生产淀粉 其工艺流程如下:原料选择-水洗-破裂-磨碎过滤-兑浆-撇缸与坐缸-撇浆-起粉-干燥。其生产过程如下:(1)原料选择:由于红薯品种不同,其品质与淀粉含量也不同,即使同一品种,在不同产地,其品质也有很大差异。要选择好加工淀粉得品种,要求淀粉含量高,带病得红薯不仅不适合做淀粉加工原料,而且在贮藏中会传染给别得薯块,易发生腐烂造成损失,因此要把病薯剔除洁净。(2)水洗:将鲜薯倒人缸中加上清水,用人工进行翻洗,洗完后取出,沥去余水。(3)破裂:沥水后得鲜薯用破裂机打成碎块,块得大小为 2 厘米以下,以利于入磨。(4)磨碎过滤:这就是红薯淀粉生产得主要环节,影响产 品质量与淀粉产出率。将鲜薯碎块送人石磨或金刚砂磨加水磨成薯糊,鲜薯重量与加水量得比例为 1:3-3、5。再将薯糊倾人孔径为 60 目得筛子中进行过滤。(5)兑浆:经过滤得到得淀粉乳放人大缸中,随即按比例加入酸浆与水调整淀粉乳得酸度与浓度。淀粉乳得酸度与浓度与淀粉与蛋白质得沉淀有密切关系。若淀粉乳酸度过大,淀粉与蛋白质同时沉淀,使淀粉分离不清。酸度过小,则蛋白质与淀粉均沉淀不好,呈乳状液,无法分离。根据生产经验,酸浆最佳 pH 值为3、6-4、0。大缸中淀粉乳浓度为 3、5-4、0 波美度,加入酸浆量为淀粉乳得 2%,加酸浆后淀粉乳得 pH 值为 5、6。若气温高,发酵快,酸浆用量可酌量减少。(6)撇缸与坐缸:兑浆后约静置 20-30 分钟,使沉淀完成,即可进行撇缸。将上层清泔水及蛋白质、纤维与少量淀粉得混合液取出,留在底层得为淀粉。在撇缸后得底层淀粉中加水混合,调成淀粉乳,使淀粉再沉淀。在沉淀过程中起酸浆发酵作用,称坐缸。坐缸时应控制温度与时间。坐缸温度为 20 摄氏度左右。在天冷时必须保温或在加水混时可用热水。坐缸发酵必须发透,在发酵过程中适当地搅拌,促使发酵完成。一般坐缸时间为 24 小时,天热可相应缩短一些时间。发酵完毕,淀粉沉淀。(7)撇浆过滤:坐缸所生成得酸浆称为二与浆,即酸浆法中主要使用得酸浆。发酵正常得酸浆有清香味,浆色洁白如牛奶。若发酵不足或发酵过头得酸浆,色泽与香味均差,供兑浆用时效果不。撇浆即就是将上层酸浆撇出作为兑浆之用。撇浆后得淀粉用筛孔为 120 得细筛进行筛分。筛上物为细渣,可作饲料。筛下物为淀粉,转入小缸。淀粉转入小缸后,加水漂洗淀粉,约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