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课 题】《天上谣》 【课 型】新授课【备 课 人】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李贺的生平理解解诗句含义,领悟诗的意境。 2、理解李贺虚构的仙境有着怎样的寄予。【教学重、难点】目标 2【教学方法】 以自学、讨论为主,诵读训练贯穿始终。【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呕心沥血”这成语的来历吗?据传,李贺非常注重从生活中猎取写作的素材。他每次出去总是骑一匹瘦马,带一个背锦囊的书童,只要一有灵感,想出几句好诗,他就马上记下来,放入锦囊中,回家后再重新整理、提炼。母亲总是心疼地说:“你这孩子,难道要把心都呕出来,才肯罢休吗?”后人将其与韩愈写的《归彭城》一诗里“ 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刳 kū:剖开,挖出。挖出心肝来当纸,滴出血来写文章)中的“沥血”同用,成为成语:呕心沥血,用来形容一个人刻苦钻研某个领域到了几乎要耗尽心血的地步。李贺在他短暂的 26 年生涯中,留下了 240 余首诗歌,这是他用毕生的心血凝成的。(二)作者简介:李贺(790~816),唐代诗人。中国唐代诗人。字长吉。祖籍陇西,生于福昌(今河南宜阳)昌谷,后世称李昌谷。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但家已没落。青少年时,才华出众,名动京师。父名晋肃,因避父讳(晋、进同音),终不得登第。一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只做过 3 年奉礼郎,卒时仅 27 岁,后人称其为鬼才。诗作虽情绪低沉,然想像新奇,境界辽阔,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三)品读鉴赏1、老师范读2、学生自由朗读全诗并作点评。(要求:从字音、节奏、停顿、感情等方面入手。)3、学生放声朗读,揣摩感受;也可相互之间沟通心得。4、整体把握,理清思路(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意。这是一首游仙诗,在一个晴朗的夜晚,诗人游目太空被璀璨的群星所吸引,于是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向那漂亮的天庭……天上的银河夜里还在漂浮着闪闪群星,银河两岸的流云们模仿着水声叮咚。月宫中的桂花树从来不落永远飘香, 仙女们采摘桂花还佩戴者精致的饰物。天宫的弄玉,卷起宝帘打开玉窗,又一个明媚的拂晓,窗前梧桐树永远枝繁叶茂,树上是那娇小的青凤。天上王子乔又吹起玉笙如凤鸣,笙管长长,真美真好,他悠然微笑在云烟里,吆喝着龙耕地,种下万顷仙草。 剪一条粉霞做成红绶带装饰着天女们的藕丝仙裙, 笑语喧哗她们飞到南海青洲采仙草,又来赏早春。 快看呀东边,羲和驾着天马,车里载着太阳又奔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