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护理院校辅导员队伍人文素养建设论护理院校辅导员队伍人文素养建设 【摘要】 在人才培育过程中,除了要增加课堂教学的人文环节,辅导员常规管理中的人文氛围的营造和引导也十分重要。只有重视并加强辅导员队伍人文素养建设,使辅导员有能力引导并弘扬护理院校的人文校园文化,才能促使护理专业大学生在人文知识的修养上不断积累沉淀,真正成为与国际接轨的高端护理人才。本文从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分析了护理院校辅导员队伍人文素养建设存在的意义。 【关键词】 护理院校 辅导员 人文素养 人文主义,或人文精神是起源于十四、十五世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思想,从意识形态上来分析,资本主义的人文精神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则是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扬弃,更强调人的自由的全面的进展,并且把人的全面进展看成是社会进展的最高目标,它追求社会的统一,价值理性的一致,是基于唯物史观的“以人为本”。随着社会和行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增加,以及现代护理观对高层次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要求的提高,要求护理专业人才的培育除了追求教育和实践的结合,强调护理技能与医疗市场的需要相衔接外,还要致力于多学科综合进展,其中当然少不了突出基础知识教育与学生能力培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教育理念,一方面要增加心理、伦理、法律、美学等人文知识教育,另一方面也要通过辅导员的人文知识启迪校园文化,形成浓厚的人文氛围。由于高校中常年从事学生一线管理工作的辅导员与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接触最频繁,注定了他们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管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关注并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建设,无疑会对护理专业学生的成长和综合素养的提高大有裨益。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构成不合理 随着当代教育体系中对高校政治辅导员队伍的重视,辅导员队伍的高学历、年轻化已逐渐成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主要标志。以湖北省高校为例,截至 2025 年 4 月,湖北省高校专职辅导员队伍中,大学专科及以下 222 人,占 3.3%;大学本科 3898 人,占 58.3%;硕士讨论生 2428 人,占 36.3%;博士讨论生 136 人,占 2.1%。与 2025年相比,专职辅导员讨论生学历人数所占比例净增 15 个百分点,而大学专科及以下学历人数所占比例减少约 6 个百分点。从年龄层次来看,截至 2025 年 4 月,湖北省高校专职辅导员队伍中,21―30 岁3906 人,占 58.4%;31―40 岁 1682 人,占 25.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