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不良反应得标准与应急措施一、输血不良反应得标准与应急措施:概念:输血不良反应就是指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了用原来疾病不能解释得、新得症状或体征。输血不良反应按发病机制可分为免疫反应与非免疫反应;按发生时间可分为急性输血反应与慢性输血反应;按临床症状与体征分为溶血反应、过敏反应、发热反应、输血后紫癜、肺水肿、枸橼酸盐中毒、空气栓塞、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败血症等。其中红细胞输血导致得溶血性输血反应最严重,死亡率最高。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与过敏性反应最为多见。(一)、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症状与体征:一般在输血开始1 5 分钟到 2 小时,突然发热、畏寒、寒战、出汗,体温可达 38~41℃。某些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皮肤潮红、心悸与头痛。血压多无变化,30 分钟至 2 小时后症状逐渐缓解,7~8 小时体温恢复正常。在全麻状态下,发热反应很少出现。应急措施:1、立即停止输血,但保持静脉输液通畅。反应较重者,将剩余血送血库与检验科进行检验。2、注意保暖、解热、镇静。一般口服阿司匹林或地塞米松等。伴有紧张或烦燥者可口服地西泮,苯巴比妥等。ﻫ3、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 15~3 0分钟测体温、血压 1 次。ﻫ4、高热严重者给予物理降温。(二)、过敏反应:ﻫ症状与体征:过敏性输血反应一般发生在输血数分钟后、也可在输血中或输血后立即发生。1、轻度过敏反应:全身皮肤瘙痒、皮肤红斑、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多见于面部)与关节痛。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ﻫ2、重度过敏反应:支气管痉挛、喉头粘膜水肿、呼吸困难、哮喘、发绀,更严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有些患者可伴发热、寒战、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ﻫ应急措施:1、单纯荨麻疹:一般严密观察,减慢输血速度。口服或肌注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布可利嗪、异丙嗪或类固醇类药物。也可皮下注射 1:1000 肾上腺素 0、5ml。经过一般处理后症状很快消逝。ﻫ2、重度反应: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道通畅。有支气管痉挛者,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0、5~1、0mg,严重或持续者,静注或静滴氢化可得松或地塞米松、氨茶碱等;有喉头水肿时,应立即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免窒息;有过敏性休克者,应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三)、溶血性输血反应:ﻫ患者接受不相容红细胞或对其自身红细胞有同种抗体得自身血浆,使供者红细胞或自身红细胞在体内发生异常破坏,而引起得不良反应,称为溶血性输血反应。溶血性输血反应最常见、也最严重。原因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