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罗斯《鬼退场》中复杂多变的叙事手法内容提要: 纵观菲利普·罗斯漫长的创作历程,罗斯向来关注重大历史事件对美国人生活的影响,行文中彰显时政色彩而这也是罗斯创作的重要特色之一。菲利普·罗斯 2007 年出版了新作《鬼退场》,并宣布这是最后一部以内森·朱克曼为叙述者或主人公的小说。作者用他复杂多变的叙事手法来让读者关注其反复强调的、实际上也是文学创作的永恒的主题:永无休止的人类欲望与无法逃避的衰老和死亡的巨大矛盾。关键词:菲利普·罗斯 ;《鬼退场》;叙事菲利普·罗斯于 1933 年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的纽瓦克, 接受过系统的大学教育, 并于 1955 年至 1956 年间在美国军队服役。 他是美国当代文坛上继索尔·贝娄之后最有名的犹太裔作家。著述甚丰,其作品以小说为主,多描写美国犹太人后裔的生活,关注其自我身份的寻求,揭示传统道德与当代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以及探讨小说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我国国内读者比较熟悉的有 《再见了,哥伦布》、《 美国牧歌》和《人性的污点》。 他的作品多次获得美国文学大奖,其中讽刺美国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再见了,哥伦布》令他第一次问鼎美国国家图书奖,描写美国梦破灭的《美国牧歌》让他斩获普利策文学大奖,而充满哲理和沉思的《人性的污点》使他获得福克纳笔会奖。古稀之年的罗斯退隐山林仍笔耕不辍,于 2007 年推出《鬼退场》, 这部作品是祖克曼系列中的最后一部。本文就《鬼退场》中复杂多变的叙事手法进行阐述。一、《鬼退场》的隐性文本《鬼退场》这个题目来源于莎士比亚戏剧的舞台说明词。鬼魂代表死亡,与生存直接对立。《哈姆雷特》中,在反映作者关注的“生存”和“毁灭”的问题上,先王鬼魂的反复出现起到了很好的对比作用。然而,对于哈姆雷特而言,即使鬼魂出现,他对人自身的痛苦也束手无策,人要脱离痛苦,只能靠自己解决问题。相比之下,《麦克白》中的鬼魂更像麦克白思想的一部分,即他那无休止的欲望。麦克白的潜意识中相信自己是不可战胜的。因此,两幕剧中,鬼魂形象都被用来推动剧情的发展,并通过鬼魂对生命意义进行终极思考,生命似乎永远都是一道难题,要求人们不断做出自己的选择。实际上《鬼退场》这部小说的内容也深刻地揭示了罗斯对死亡的无所不在和欲望的永无休止这些问题的哲学思考。《鬼退场》这部小说不仅在内容和人物刻画上明显带有莎士比亚戏剧的痕迹,而且无处不在地体现着与早期小说《鬼作家》的承文本关系。《鬼作家》是第一部以内森·朱克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