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香港汇率制度现状 中国金融大典 香港 1983 年实行联系汇率制度,最初的主要内容是将港元和美元的汇率固定于 7.8:1的水平,使市场汇率在预定官价的上下 2%范围内浮动。在此制度下,香港存在两个平行的外汇市场,即由外汇基金,发钞银行与其他持牌银行因发钞关系而形成的公开外汇市场和发钞银行与其他持牌银行因货币兑换而形成的同业现钞外汇市场。相应地,存在官方固定汇率和市场汇率两种平行的汇率。而联系汇率制的运作,正是利用银行在上述平行市场上的竞争和套利活动进行的,也即政府通过对发钞银行的汇率控制,维持整个港元体系对美元的联系汇率;通过银行间的套利活动,市场汇率围绕着联系汇率波动并向后者趋近。 联系汇率制度建立之初,香港的经济传统上与美国经济联系紧密,将居民对港元的信心建立在对美元的信心的基础上,这种制度安排使得汇率制度的经济基础与信心基础相统一。但历史进展到今日,这种统一是否依旧存在? 从目前的情况看,美国与香港经济联系程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两地经济增长的相关系数由 20 世纪 70 年代的平均 0.75 逐步下降到 80 年代的 0.5,并于 90 年代进一步下滑接近于零。相比较而言,中国大陆与香港经济的联系程度不断加深,两者经济增长相关系数在1990~1997 年间上升到 0.76,虽然这个趋势在 1998 年金融危机以后反转,但总的来说,香港经济与中国大陆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香港的经济越来越依赖于中国大陆经济。(注:数据来源:香港政府统计处,国家统计局,美国商业部,中银国际预测。) 二、联系汇率制度利弊分析 由于政治因素的影响,人们对香港的未来不确定,港元汇价曾在 1983 年秋天出现暴跌。为了恢复居民对港币的信心,稳定香港局势,联系汇率制度诞生。这种将港币同美元挂钩的汇率制度极大地增强了香港居民对港币的信心。联系汇率制度的优点主要表现在:1.固定汇率制度适合小型开放经济体。2.联系汇率制度下实行港元钉住美元这一国际货币的手段,增强了人们对港币的信心,减少了因投机而引起的汇率波动,降低了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使个人、企业、政府都有稳定的预期,从而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此外,它还可以束缚政府,使其理财小心谨慎。3.联系汇率制度非常简单,与其他汇率制度相比,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同时,联系汇率制度是高度规则化的金融制度,它的运行规则可以为普通公众所监督。 但是,联系汇率制给香港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让香港付出了高昂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