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中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模式的讨论高职教育中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模式的讨论 [摘要]:我国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育模式非常注重专业建设中的课程改革,通过对工学结合课程的模式讨论,对我院园林专业的《园林规划设计》课程进行了工学结合模块开发,探究培育高职人才的新思路。 [关键词]:高职教育、园林规划设计、工学结合、典型工作任务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基金项目:项目来源于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垦区高职教育园林工程技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讨论》,课题类别为省重点课题,学科分类为职业与成人教育讨论。 1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的背景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个类型合理存在,关键是特色创新,它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逻辑主线。只有走特色之路,才有可能成功。就当前而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创新的抓手。我国的工学结合是学习了国外的教育模式即学习中有工作,工作中有学习。它的主要形式是英国的“三明治”,美国的“合作教育”,以及目前世界合作教育协会提倡的“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由于与国外的学分制、弹性学制、师资等教学资源的社会共享、职业证书与学校课程的融合等等相比,我们缺少管理体制、人员结构、教学制度、课程体系等方面的有力支撑。因此,我国的工学结合人才培育模式与国外相比具有更多的内容和任务,不仅是学生的学习与工作相结合,还包括专业建设中的课程改革[1]。 依托垦区高职教育改革政策支持,对我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进行新课程结构体系构建,校企合作开发了《园林规划设计》课程。该课程建设打破传统课程结构框架,构建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和生产一线高素养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同时,加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着重体现工学结合中的“与学习相关的要素”和“与工作相关的要素”两者的结合。 2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工学结合开发模式 2.1 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开发的步骤 确立课程体系开发团队――开展职业岗位(群)调研和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学习情境设计――开发课程标准――编写特色教材――进行项目教法设计――制定学习绩效评价标准。 2.2 工学结合开发的成果 2.2.1 据职业岗位确定工作任务 通过调研总结,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主要包括植物生产、销售、养护岗位群;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制图岗位群;园林施工、园林预算岗位群。就园林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