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Z205030 掌握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方法1Z205031 危险源的概念 (1) 危险源的定义 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人身损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 危险因素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的因素,有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期内的慢性损害和累积作用。 危险源是安全控制的主要对象,所以,有人把安全控制也称为危险控制或安全风险控制。 (2) 两类危险源 在实际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是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存在,危险源导致事故可归结为能量的意外释放或有害物质的泄漏。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进展中的作用把危险源分为两大类。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 ● 第一类危险源 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的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是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通常把产生能量的能量源或拥有能量的能量载体作为第一类危险源来处理。例题: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控制中要求对危险源进行分类,“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的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 )危险源 A.第一类 B.第二类 C.第三类 D。第四类答案:A。● 第二类危险源 造成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在生产、生活中,为了利用能量,人们制造了各种机器设备,让能量根据人们的意图在系统中流动、转换和做功为人类服务,而这些设备设施又可以看成是限制约束能量的工具。正常情况下,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受到约束或限制,不会发生意外释放,即不会发生事故。但是,一旦这些约束或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措施受到破坏或失效(故障),则将发生事故。第二类危险源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不良环境条件三个方面。例题: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控制中要求对危险源进行分类,其中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不良环境引发的危险属于( )危险源。 A.第一类 B.第二类 C.第三类 D。第四类答案:B。 (3) 危险源与事故 事故的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在事故的发生和进展过程中,两类危险源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的主体,决定事故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难易,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1Z205032 危险源控制的方法 (1)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1)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① 专家调查法 专家调查法是通过向有经验的专家咨询、调查,辨识、分析和评价危险源的一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