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城市建筑:误入求洋求大歧途

中国城市建筑:误入求洋求大歧途_第1页
1/10
中国城市建筑:误入求洋求大歧途_第2页
2/10
中国城市建筑:误入求洋求大歧途_第3页
3/10
中国城市建筑:误入求洋求大歧途 时评嘉宾阵容: 两院院士、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中国建筑西北设计讨论院总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工程管理讨论所副所长邓晓梅东南大学建筑学系教授郑光复建设部政策讨论中心建筑业处处长李德全 主持人语: 中国目前如此大规模的建设量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少有的,对拥有如此庞大建设量的建筑领域,其存在的问题更加不能忽视。建筑行业耗资巨大,而建筑产品和建设工程一旦建成,将作为城市景观甚至历史的一部分长久存在并发生影响,解决不好会让整个社会支付代价。 求洋:中国几成外国建筑师的试验场 专家观点: 两院院士、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指出,在西方往往只是书本、杂志或展览会上出现的畸形建筑,现在正在北京及其他少数大城市兴建。他警示说,大型建筑工程还要以有用、经济、安全为前提,不能追新求特,不能做”外国建筑师的试验场”。 吴良镛院士说,近些年来我国建筑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与进步,但一段时期以来种种”形象工程”、”标志性建筑”不断出现,摆脱了有用、经济、安全、美观等基本原则,盲目地追求新奇。 有新的理念不是坏事,但在实施之前必须经过严格的论证。可目前部分地区在大型工程的论证上存在很多问题很多大型工程几乎没有讨论就仓促行事。有些项目虽然也组织了论证和评选,但评选机构的组织不合理,评委无权威、无责任、无义务,评定标准混乱。 不少建筑家指出,许多大工程和建筑项目爱搞国际招标,但现在不少领导者和评委在选择方案时,不顾国家的现有实力,不考虑建筑的当地特色和经济水平、有效的使用功能、合理的造价、建成后的运行成本等,而是出于虚荣心和面子光鲜。北京、上海和其他地方最重大的建筑设计项目,几乎都被外国人囊括。 招标中的中外不公平还表现在,外国设计师的设计费用常常是中国设计师的几倍甚至十几倍,且是用外币支付招标单位还绝不敢拖欠。而对国内的设计单位,不仅费用压得很低,而且还常常不兑付,连在招标中支付标底费也是中外不同对待。而且,国外设计师报出的设计费都是天价,未来的运行费用巨大。许多专家批判说,与支付这样高昂的代价相反,这些建筑的使用功能(有效面积)、安全性却大打折扣。 几位了解国际建筑市场的专家指出,国外的建筑师的设计水准和职业操守也有好差之分,我们要学习和采纳国外建筑技术(艺术)优良的部分,但这不意味着”是洋必佳”。尤其还应看到,欧美国家由于建筑市场进入稳定期和饱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城市建筑:误入求洋求大歧途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