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劳动统计工作探究企业的劳动统计工作探究 劳动统计作为国民经济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政府和企业进行科学决策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企业劳动统计入手,探讨当前企业劳动统计工作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加强企业劳动统计工作提供借鉴。 劳动统计的内涵及意义 1.劳动统计的内涵 劳动统计,又称为劳动工资统计,是通过具体的数据指标对企业的劳动资源配置、劳动力结构及分布和劳动酬劳等劳动关系情况进行综合反映的统计工作。《劳动统计报表制度》指出,劳动统计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单位就业人数及劳动酬劳的状况,反映就业、生产成本和经济运行情况;反映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基本情况和变化,为科学制定分配政策和社会保障相关政策提供重要依据,以评估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市场竞争力。企业参照本地区、本行业的平均水平制定工资标准。劳动统计按统计对象可分为非私营单位劳动统计和私营单位劳动统计。非私营单位的劳动统计由各级统计局组织实施,而私营单位劳动统计则依据企业的规模采纳不同的调查方式。如,对规模在 100 人及以上的企业实行全面调查,规模在 20-99 人的企业实行抽样调查,更小规模则根据相关资料并结合典型调查进行推算,不进行直接调查。 2.企业劳动统计的意义 劳动统计是国民经济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政府制定劳动就业政策,对劳动力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提供了决策依据。劳动统计可以反映国家经济的运行与收入分配情况。当国家经济总体运行较好,国民收入分配较为公平常,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总体呈上涨趋势,且各行业的工资水平比例变化差异不大;反之,则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可能呈停滞进展状态,甚至会有所下降,各行业间的比例差异也会拉大。因此,劳动统计对于推断国家经济运行和收入分配情况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劳动统计作为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能为企业提供重要的人事管理和决策依据。企业在进行人员招聘和确定岗位薪酬时,需要了解最低工资标准和平均工资数据。为了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就要求企业必须对所处地区、行业的薪资水平熟悉掌握,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用最经济的成本延揽到最优秀的人才,助力企业更好进展。 当前企业劳动统计的现状及问题 1.劳动统计意识淡薄 劳动统计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统计部门对企业劳动统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因为企业相对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存在分布散乱不均、规模大小不一、人员素养参差不齐等现象,所以劳动统计比较困难。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