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低温地面辐射供暖的基本原理

低温地面辐射供暖的基本原理_第1页
1/8
低温地面辐射供暖的基本原理_第2页
2/8
低温地面辐射供暖的基本原理_第3页
3/8
低温地面辐射供暖的基本原理 在近年来的工程应用和学术沟通活动中,总有一种感觉:我们对低温地面辐射采暖技术在定性认识和理论分析上还不够深化、不够清楚,相关法律规范和理论讨论相对滞后,应用推广很快但技术进展很慢。人们对什么是辐射采暖的原理还不是很清楚,一直在用对流采暖的观点和方法去衡量和看待辐射采暖。因此对该项技术进一步定性认识是很有必要的。 2025 年建设部颁布了《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又极大的推动了这项技术的广泛应用。地面辐射供暖技术之所以能在我国快速进展、广泛应用,一是自然气候的需要,占去我国面积过半的东北、西北、华北冬季寒冷,建筑采暖是必不可少的项目;二是地面辐射供暖技术有很多不可替代的优点:有着很好的舒适性、节约室内空间;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低廉;宜实现分户供温和分户热能计量等。2025 年国家建设部和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下发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5.3.7 条中规定:户内建筑面积大于或等于 80m2 时,宜采纳低温地面辐射供暖方式。 一、辐射供暖的概念 辐射供暖是通过室内的一个或多个辐射面对供暖空间中的人和物传递热能的一种方式。与对流供暖不同的是,对流供暖方式的热能是散热器以空气为媒介将热能传递到供暖空间而通过人和物的表面吸收。而辐射供暖无需媒介,直接由辐射面将能量以波长为 8~13mm 的远红外线形式传递给供暖空间中的人和物。那么这种波长为 8~13mm 的能量是怎样被人和物吸收而产生热感的呢? 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原子构成,原子核及核外电子所带电量是相等的,且电子在核外周围等几率的运动,所以通常原子不显电性和极性,如图 1。但是当我们将一个原子放在一个静电场中时,原子中的原子核就会移向电场的负极一边,而电子就移向电场的正极一边,此时的原子就发生了偶极变化,如图 2。假如此时我们改变电场的方向,这种偶极的极性就会反过来,如图 3。假如我们将原子放置在一个以一定频率变化的电场中,原子的极性就会随着电场方向变化的频率而变化。这样原子的正电荷、负电荷、中子间就会发生一定频率的运动而互相摩擦,从而产生热量。这是一个由动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在辐射采暖中,辐射面所形成的就是一个波长为 8~13mm 远红外辐射场。在这个场内的物质中的原子内部就会发生上述粒子间的相互摩擦,从而在人与物体内产生热量。辐射面的温度愈高,所形成的辐射场就愈强,反之愈弱。需要说明的是:在辐射供暖中,由于辐射面与供暖空间中...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低温地面辐射供暖的基本原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