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的季节性施工技术新探农田水利工程的季节性施工技术新探 [摘要]: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而水利更是农业进展的命脉。农田水利工程为我国的农业进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文章重点剖析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在各个季节的不同特点,进一步对不同季节的施工注意问题、施工技术措施进行了细致阐述。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农田水利是一门讨论农田水分布状况和地区水情变化规律及其调节措施、消除水旱灾害和利用水利资源为进展农业生产而服务的科学。目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在广袤的田野上为农民朋友播撒了更多的致富希望。 我国地域辽阔,国土面积跨度大,因此各区域的地质特点、水文特征、气候种类和自然条件都大不一样。但我国人口多,即使在整体资源充足的情况下,水土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仍旧非常小。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特点,季节气候以及昼夜温差都不一样,所以依照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规律,各地区的农田水利在不同的季节就要采纳各自适应的施工技术进行施工建设。由于各地自然特点不同,进展农业的水利条件也有较大差异。 秦岭山脉和淮河以南,通称南方,年降雨量为 800~2000mm,无霜期一般为 220~300d,作物以稻、麦为主,一年至少两熟;其中南岭山脉以南的华南地区,年降雨量为 1400~2000mm , 终年很少见霜,一年可三熟。淮河以北,通称北方,年降雨量一般少于 800 mm,属于干早或半干早地区。 因为我国地域的这些特点,导致各地区季节、温度差异很大,农田水利工程在不同季节的施工都有不同的侧重点。 1 混凝土冬季、夏季及雨季施工 1.1 混凝土冬季施工 1.1.1 混凝土冬季施工的要求 现行施工法律规范规定:寒冷地区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 5℃以下或最低气温稳定在 3℃以下时;温柔地区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 3℃以下时,均属于低温季节,这就需要实行相应的防寒保温措施,避开混凝土受到冻害。 混凝土在低温条件下,水化凝固速度大为降低,强度增长受到阻碍。当气温在-2℃时,混凝土内部水分结冰,不仅水化作用完全停止,而且结冰后由于水的体积膨胀,使混凝土结构受到损害,当冰融化后,水化作用虽将恢复,混凝土强度也可持续增长,但最终强度必定降低。试验资料表明:混凝土受冻越早,最终强度降低越大。如在浇筑后 3~6h 受冻,最终强度至少降低 50%以上;如在浇筑后 2~3d 受冻,最终强度降低只有 15%~20%。如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