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别再外化你的生活

别再外化你的生活_第1页
1/2
别再外化你的生活_第2页
2/2
别再外化你的生活别再外化你的生活 最近伦敦 Barbican 博物馆举办了一个叫“雨室”的展览:一个房间,水从天花板各处洒下来,但进入里面的游客不会被淋湿,因为天花板上面会有传感器检测到人所站的位置,关掉他们头顶的龙头。这是项有趣而聪慧的交互艺术,所以很受欢迎。 这个展览开放的那会儿,我在 Twitter 上时常见到人们站在雨室中的照片,标题通常是“雨室@Barbican”,当然,还有能证明他们确实到过那里的位置信息。 这些看起来都长得差不多的照片让我开始想,关于这个体验他们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显然,他们不是在同关注者分享什么奇珍异宝,也不是想要给出对这些艺术作品的独特见解。说起来,他们只是觉得他们应该分享,不是那种与亲近的人分享欢乐时间的那种分享,而是“告诉世界我在做一件事情”的那种分享。 分享更像是在“吹牛” 我刚刚在新加坡待了一个月。最初的几个星期,我总觉着得要让家里那边的人知道我在干吗,就得多拍点照来证明,比如那些吃过的异国佳肴和看到的风景。假如不把它们数字化存储到犹他州的某个数据中心,好像它们就会变得无关紧要。 我发现我拍照纯粹是为了表达我在欢度美好时间,这样我在伦敦的朋友坐巴士回家的时候,就可以在他们的手机上看到了。 想要同你关怀的人分享体验是很自然的,如同传统的明信片所传达的意思,“要是你也在这儿就好了”。但我总觉得我们之所以要在社交网络上分享,似乎却有着更诡异的原因。其实那根本不是分享,更像是“吹牛”。 每次我们登录 Facebook 或者 Twitter, 总能看见大家似乎都过得挺快乐。这当然不是真实的生活,人们通常只会同意贴出“好东西”,而避而不谈那些无聊、糟糕或是深沉的玩意。 撇开浮夸不谈,这种偏好会使得我们下意识里感觉,好像其他人都过得比我们好!我们试图通过精心修饰自己的生活,显得我们一直过得很快乐,在做着重要的事情,以此来攀比。久而久之甚至形成了条件反射:每当有什么好事发生的时候,我们一定得广播给越多人知道越好。 时代的诅咒 网上有很多“Facebook 会给你带来危害因为 XXX”的文章,但我试图谈的是一种使用几乎任何网络服务都会产生的心态。这是这个时代的诅咒。 我们拿着那些数码工具,把身边这样或那样的数据一股脑抓下来,然后实时传输到亲戚、朋友或是过去八年里认识的每一个人那里。 我们对现实的感觉变得越来越弱:吃饭时,我们更关怀Instgram 哪个滤镜效果更好看,而不是面前的菜到底好不好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别再外化你的生活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