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教师独具内容)课程标准:1.通过对典型数学命题的梳理,理解充分条件的意义,理解判定定理与充分条件的关系.2.通过对典型数学命题的梳理,理解必要条件的意义,理解性质定理与必要条件的关系.教学重点:1.掌握充分条件的概念,理解充分条件的意义,会判断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充分性.2.掌握必要条件的概念,理解必要条件的意义,会判断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必要性.教学难点:1.判断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充分性.2.判断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必要性.【知识导学】知识点一 命题的概念及结构(1)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 □ 命题. 判断为真的语句是□ 真命题 ,判断为假的语句是□ 假命题. (2)当命题表示为“若 p,则 q”时,□ p 是命题的条件,□ q 是命题的结论.知识点二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一般地,“若 p,则 q”为□ 真命题 ,是指由 p 通过推理可以得出 q.这时,我们就说,由 p 可以推出 q,记作□ p ⇒ q ,并且说,p 是 q 的□ 充分条件 (sufficient condition),q 是 p的□ 必要条件 (necessary condition).如果“若 p,则 q”为假命题,那么由条件 p 不能推出结论 q,记作□p⇒q.此时,我们就说 p 不是 q 的□ 充分条件 ,q 不是 p 的□ 必要条件. 【新知拓展】1.p⇒q 的含义(1)“若 p,则 q”形式的命题为真命题.(2)由条件 p 可以得到结论 q.(3)p 是 q 的充分条件或 q 的充分条件是 p;q 是 p 的必要条件或 p 的必要条件是 q.(4)只要有条件 p,就一定有结论 q,即 p 对于 q 是充分的,q 对于 p 的成立是必要的.(5)为得到结论 q,具备条件 p 就可以推出.显然,p 是 q 的充分条件与 q 是 p 的必要条件表述的是同一个逻辑关系,即 p⇒q,只是说法不同而已.2.对充分条件概念的理解“若 p,则 q”为假命题时,p 推不出 q,q 不是 p 的必要条件,p 也不是 q 的充分条件.3.对充分条件的理解(1)所谓充分,就是说条件是充分的,也就是说条件是充足的,条件是足够的,条件是足以保证的.“有之必成立,无之未必不成立”.(2)充分条件不是唯一的,如 x>2,x>3 等都是 x>0 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不是唯一的,如 x>0,x>5 等都是 x>9 的必要条件.1.判一判(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若 p 是 q 的必要条件,则 q 是 p 的充分条件.( )(2)内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