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上海海洋大学骆肇荛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申请书基金项目名称:上海市各大市售品牌大米中金属元素的调查研究项目负责人姓名:黎远超所在院系:食品学院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电子邮件:535935615@qq.com电话:15201913104填表人(签章):填报时间:2011年3月17日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9页一、项目申报人(第一责任人)基本情况姓名黎远超性别男(1寸免冠照片)出生年月1990.03籍贯广西学号0938230学历本科身份证号码主要科研经历项目成员姓名专业承担工作何栋琛食品质量与安全大米样品采集潘守辉食品质量与安全大米品牌市场调查邱肖依食品质量与安全文献检索卢青食品质量与安全金属含量测定吴明会国贸数据分析指导导师姓名职称(职务)研究方向喻勇新实验员食品安全检测二、立项依据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问题、关键技术、解决方案、创新点和主要参考文献等,可附页说明):1研究意义1.1及时检测大米中有害元素的污染大米(rice)是水稻的谷粒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成品。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大米是世界第一大粮食作物,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都是以大米为主食。大米等食品中的污染物是造成食源性疾病的重要因素,和其他粮食作物相比,水稻更易受到重金属的污染。生长在水中的水稻具有较大的根系表面积和较多的表面电荷,通过离子交换、表面吸附、螯合、胶溶和絮凝等过程对重金属污染物有强大的吸纳作用。加之近年来,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工业“三废”的排放、城市生活生产的污水和垃圾的污染以及含有重金属的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使农田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急剧增加。更为严重的是,土壤中的重金属在污染后的弱酸性条件下更加容易通过水稻等植物的吸收,进而经食物链进入人体,从而威胁第2页共9页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9页人体的健康。由于重金属在环境中不会被降解,只会发生形态和价态变化,因而可在环境中长期存在,成为具有潜在危害的重要污染物。重金属(包括类金属元素)与生物大分子基团和遗传物质的相互作用可导致多器官的畸变、突变和癌变效应其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危害人类健康,并已成为一个主要的公共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相当突出,很多食品制造与加工厂家为了利益而很少顾及食品的卫生安全状况,从“苏丹红”到“地沟油”,从“三聚氰胺”到“皮革奶”,方方面面都给我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生活压力,“抢购洋奶粉”的出现更进一步体现出人们群众逐渐对我国食品市场失去信任。研究我们身边最常见、食用最广泛的大米中的重金属等含量是否合理,对确保我国食品的卫生安全、建造安全稳定的食品市场具有深远的意义。1.2准确鉴定大米中的掺假问题据报道,上海市“市场上拿江苏产的珍珠米假冒东北产的珍珠米的情况很多”;“北大荒”、“盘锦”、“梅河口”、“五常”等品牌大米假冒品种泛滥成灾。一般认为,人类摄取的重金属主要通过土壤-作物-食物途径。最近10年来,关于土壤环境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研究已由有环境化学制约性转向植物制约性研究,并试图按照不同作物对不同元素的生育期全程积累特点进行评估。有研究表明,不同作物及不同品种对土壤环境重金属的吸收积累的差异,对于制约农产品安全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是十分迫切的任务。不同植物无论在养分元素的吸收还是有毒污染物的吸收上都存在植物种类和品种的差异(生态型差异和基因型差异)。根据我们的初步调查和研究,发现各地区大米中的金属含量可能具有地域性特征。为此,我们依托本次基金通过实验对该假设进行验证。如果该发现能得到验证,可能为我国大米地域掺假的鉴定添加新的方法,有望应用到食品检验,食品溯源,食品打假等各个方面。因此,研究大米中金属等元素含量是否具有地域性或品种特征也是我们这一科研项目的亮点所在。1.3系统调查大米中微量有益元素的含量一直以来,一些专家学者大多只关注大米中重金属等有害元素的含量研究,缺乏对大米中有益元素(铜、锌、铁、镁等人体所需元素)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