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39讲 物质的制备作业-人教版高三化学试题VIP免费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39讲 物质的制备作业-人教版高三化学试题_第1页
1/9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39讲 物质的制备作业-人教版高三化学试题_第2页
2/9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39讲 物质的制备作业-人教版高三化学试题_第3页
3/9
第39讲物质的制备A组基础题组1.下列各组物质相互反应,能产生可燃性气体的是()A.电石投入食盐水中B.铜投入浓硝酸中C.木炭投入热的浓硫酸中D.碳酸钙投入盐酸中2.下列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BCD配制100mL0.1mol/L的硫酸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制取少量乙烯气体验证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3.(2017北京西城期末,9)下列实验装置正确的是()4.下表所列实验探究,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选项①②③实验结论A水电石CuSO4溶液乙炔具有还原性B浓硝酸CuKI-淀粉溶液氧化性:NO2>KIC浓盐酸KMnO4KI-淀粉溶液氧化性:KMnO4>Cl2>I2D稀硫酸Na2SAgNO3与AgCl的浊溶解度:AgCl>Ag2S液5.(2017北京朝阳二模,2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收集到如下信息:铁盐能蚀刻银而用来制作液晶显示器的银线路板。他们对蚀刻银的过程进行了探究。【实验1】制备银镜(1)ⅰ.配制银氨溶液,需要的试剂是。并取等量银氨溶液于多支试管中。ⅱ.向银氨溶液中加入等量的葡萄糖溶液,水浴加热。产生银镜,洗净,备用。【实验2】溶解银镜: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5mLFe(NO3)3、Fe2(SO4)3溶液。编号ab试剂0.1mol/LFe(NO3)3溶液0.05mol/LFe2(SO4)3溶液现象银镜消失较快;溶液黄色略变浅;产生少许白色沉淀银镜消失较慢;溶液黄色明显变浅;产生较多白色沉淀(2)选用Fe2(SO4)3溶液的浓度为0.05mol/L,目的是保证相等。(3)从a、b中均检出了Fe2+,说明Fe3+具有氧化性。a中Fe3+氧化Ag的离子方程式是。(4)确认b中沉淀为Ag2SO4(微溶),检验Ag2SO4固体中S的方法是。(5)推测在a中的酸性条件下N氧化了银,证据是。通过如下实验验证了推测是合理的。ⅰ.测pH:测定实验a中所用Fe(NO3)3溶液的pH=2;ⅱ.配制溶液:。取5mL此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中,现象是。请将步骤ⅱ补充完整。(6)分析a中白色沉淀的成分,提出假设。假设1:Fe(OH)2;假设2:AgNO2;假设3:……①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1:取少量沉淀置于空气中,未变色。假设1不成立。②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2(已知:亚硝酸盐能与酸化的KI溶液反应)。实验方案预期现象和结论【实验结论与讨论】铁盐能蚀刻银;N能提高铁盐的蚀刻能力。推测硝酸铁溶液如果保持足够的酸性,可以避免产生沉淀。B组提升题组6.(2017北京西城一模,12)已知:CH3CH2CH2CH2OHCH3CH2CH2CHO利用下图装置用正丁醇合成正丁醛。相关数据如下:物质沸点/℃密度/(g·cm-3)水中溶解性正丁醇117.20.8109微溶正丁醛75.70.8017微溶下列说法中,的是()A.为防止产物进一步氧化,应将酸化的Na2Cr2O7溶液逐滴加入正丁醇中B.当温度计1示数为90~95℃,温度计2示数在76℃左右时,收集产物C.反应结束,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粗正丁醛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D.向获得的粗正丁醛中加入少量金属钠,检验其中是否含有正丁醇7.(2017北京海淀期末,8)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实验如下:①向浓H2SO4、乙醇混合液中加入乙酸后,加热试管A②一段时间后,试管B中红色溶液上方出现油状液体③停止加热,振荡试管B,油状液体层变薄,下层红色溶液褪色④取下层褪色后的溶液,滴入酚酞后又出现红色结合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中加热利于加快酯化反应速率,故温度越高越好B.③中油状液体层变薄主要是乙酸乙酯溶于Na2CO3溶液所致C.③中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是酚酞溶于乙酸乙酯中D.取②中上层油状液体测其核磁共振氢谱,共有3组峰8.(2017北京门头沟一模,11)下列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中,由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向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浓盐酸后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溶液变蓝Cl2具有氧化性B向亚硫酸钠固体中加入浓硫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SO2具有漂白性C向蔗糖溶液中加稀硫酸,水浴加热后,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溶液变蓝蔗糖水解产物没有还原性D无水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170℃,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乙烯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9.(2017北京东城二模,26)氯化亚铜是有机合成中应用广泛的催化剂。硝酸法制备氯化亚铜的实验过程如下:①加热至50℃,铜丝表面产生无色气泡,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②通入并调节氧气的量维持三颈瓶内压强不变。停止加热,反应继续进行,越来越剧烈;③反应停止后冷却至室温,待气囊变瘪,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39讲 物质的制备作业-人教版高三化学试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