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I卷(选择题共42分)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C-12O-16Na-23Al-27S-32Fe-56Cu-64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氟利昂(CCl2F2)因破坏大气臭氧层,会导致“温室效应”B.生活污水中所含的氮、磷化合物是植物营养素,但会导致水体污染C.废旧电池的回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D.淀粉餐具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一次性餐具,可有利于保护环境【答案】A考点:考查化学与环境保护2.如图进行实验,向试管中的b溶液中加入少量a溶液,试管中现象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选项ab试管中现象离子方程式A稀H2SO4KI淀粉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呈黄色4I﹣+O2+2H2O=2I2+4OH﹣BNa2CO3稀盐酸开始时无气泡,后来有气泡CO32﹣+H+=HCO3﹣;HCO3﹣+H+=H2O+CO2↑C稀盐酸Na2SiO3产生白色胶状物2H++SiO32﹣=H2SiO3(胶体)D稀H2SO4滴有酚酞的Ba(OH)2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Ba2++OH﹣+H++SO42﹣=BaSO4↓+H2O【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酸性条件下碘离子容易被氧气氧化成碘单质,发生反应为:4I﹣+O2+4H+=2H2O+2I2,碘单质遇到淀粉显示蓝色,不是黄色,反应产物中不会有氢氧根离子,故A错误;B.将碳酸钠溶液加入盐酸中,酸过量,开始就产生气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H+=H2O+CO2↑,故B错误;C.Na2SiO3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SiO32﹣=H2SiO3(胶体),所以会生成白色胶状物,故C正确;D.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BaSO4↓+2H2O,题中离子方程式错误,故D错误;故选C.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判断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一定温度下,15g甲醛和乙酸的混合物中O原子数为0.5NAB.标准状况下,NO和O2各11.2L混合,所得混合气体的分子总数为0.75NAC.14g分子通式为CnH2n的链烃中含有的C=C的数目为NA/nD.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molI2转移的电子数为5NA【答案】B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及物质的量为核心的相关计算4.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向某溶液中滴入少量盐酸,先无明显现象,可以排除银离子,然后滴入少量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SO42-,故A正确;B、向某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氯气可氧化亚铁离子,不能检验是否变质,应先加KSCN溶液、再加氯水检验,故B错误;C、二氧化碳与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不反应,则由现象可知,白色沉淀为硫酸钡,则X可能是NaHSO3,故C错误;D、滴加稀NaOH溶液,不能生成氨气,应加浓NaOH、加热后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气体,确定是否含铵根离子,故D错误;故选A。考点:考查了离子的检验、胶体的性质及氧化还原反应等相关知识5.已知H2O2是一种弱酸,在强碱溶液中主要以HO2-形式存在。现以Al—H2O2燃料电池电解尿素[CO(NH2)2]的碱性溶液制备氢气(电解池中隔膜仅阻止气体通过,c、d均为惰性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2Al+3HO2-=2AlO2-+2H2OB.电解时,Al消耗2.7g,则产生氮气的体积为1.12LC.电极b是负极,且反应后该电极区pH增大D.电解过程中,电子的流向由a→d,c→b。【答案】D考点:考查原电池原理及电解原理等知识6.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气体A和2mol气体B发生反应:3A(g)+2B(g)4C(?)+2D(?)。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molC,反应前后体系压强之比为5: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A的平衡转化率大于气体B平衡转化率B.平衡后若减小该体系的压强,则平衡向左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减小C.物质D的聚集状态一定是气体D.平衡后升高温度,若平衡向左移动,则正反应的△H>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气体A的平衡转化率小于气体B平衡转化率,A项正确;B、改变压强平衡常数不变,B项错误;C、反应前后体系压强之比为5:4,压强减小,说明气体系数之和减小,C、D只能一个是气体,C项正确;D、平衡后升高温度,若平衡向左移动,则正反应的△H<0,D项错误;答案选C。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