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十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说明:标“★”题难度稍大,意在提醒学生慎思慎做,教师可对这些题目进行选讲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2·潮惠三校联考)关于下表现象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1843年前后中国几种主要进口货物新旧税率水准(%)货物1843年前旧税率1843年后新税率棉纱13.385.56头等白样布29.936.95二等白样布32.536.95斜纹布14.925.56A.适应了英国商品输出的要求B.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C.使中国失去了保护本国市场的能力D.便利了列强对中国原料的掠夺2.(2013·东山中学月考)对下列表格所反映历史信息的分析,正确的有()1875~1931年中国农村土布产量和用纱量年份土布产量(百万匹)土布用纱量(百万磅)187540.93644.7190549.53780.1191944.95780.0193145.38714.7——资料来源:马俊亚《江南地区传统社会经济的现代演变》①中国农村纺织业产量相对稳定②中国农村纺织业没有被现代机器工业挤垮③土布更适宜于购买力低的农村市场④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瓦解了中国自然经济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下图(近代中国《工业品批发物价指数的周期性波动》曲线图)中的第一个下降期说明了()A.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低B.中国卷入世界市场程度加深C.晚清时期中国经济大衰退D.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加剧4.(2012·潮州期末)下图是一份开销清单,开具这份清单的人可能是()A.林则徐B.李鸿章C.康有为D.孙中山5.(2011·珠海质检)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A.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B.引进近代科学技术C.抑制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D.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6.(2012·广东模拟)下面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从网络上收集的两幅图片。据图中信息判断,他研究的课题是()A.清政府与中国近代化B.近代企业制度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C.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7.(2012·桂山中学月考)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看到一座城市中同时并存着洋务企业、外资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等三类企业。这座城市应该是()A.苏州B.北京C.上海D.广州8.★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发展。这“三次热潮”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表现不包括()A.冲击了封建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B.彻底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C.资产阶级维新和革命思想广泛传播D.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准备了阶级基础9.(2012·广州一中调研)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D.儒家思想指导商业10.(2012·广州测试)1895年之后,许多中上层文人虽未完全放弃追求学问,但也开始参与现代经济活动。陈璧、沈云沛、陆润庠和张謇等都是进士出身,又都办工厂。曾任帝师的孙家鼐和翁同龢,分别安排一子和一侄孙经商。这反映了()A.中国近代工业起步B.政府废止科举取士制度C.自然经济彻底瓦解D.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11.(2013·惠州调研)1912午9月27日,《时事画报》发表了漫画《中华民国将来之希望》,图中的火车满载货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希望孙中山从袁世凯手中收回民国领导权B.赞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短暂春天C.期望孙中山搞民生建设实现国家富强D.发起保路运动,反对“铁路国有”政策12.(2013·东山中学月考)《中华民国十一年通商海关各口全年贸易总论》载:“厦门一口,本年船运之利便,人为加增,进口贸易,精神焕发,其由外国进口者尤甚,美国面粉,与上海厂家所出面粉为敌,已操胜算,故上海面粉,进口锐减。”该材料可以反映()A.厦门被开辟为通商口岸B.厦门对进口面粉的依赖减弱C.上海航运业落后于厦门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