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差距、开启未来:中国航天在全球太空竞赛中的最真实水平和位置【八】当我们离开地球:寻找中国航天在世界的位置中国航天体制仍处转型期【导语】:中国即将发射嫦娥二号卫星,进行第二次探月尝试。一直以来,由于数据和角度的不同,国内外媒体对中国在全球太空竞赛中的位置一直说法不一。本文系列意图通过这组在数据分析和横向对比之上的策划,找到中国航天在世界的最真实水平和位置,认清差距,并开启未来。“嫦娥二号”与“长征三号丙”的星箭对接现场。【前言】放眼全球主要航天国家的航天机制和机构,美国宇航局NASA无疑是最成功的一个,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前苏联僵化、封闭、集权的体制葬送了本国的航天工业本来的领先地位。而中国航天由于长期受苏联模式和计划经济影响,体制上仍然处于转型期,种种航天机构呈现相当分散的局面,且对民众过于封闭,以致大部分人分不清“航空”与“航天”。世界主要航天机构基本信息对比数据说明:从上图数据中可以看出,与其他国家具有同一的航天机构相比,中国航天所涉及的机构众多,组织结构稍嫌混乱。另外,关于中国航天机构的雇员数量或预算规模等信息也因为“保密”为由没有被公开,做法与前苏联类似。综合实力:★★★第6页共4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6页共45页2008年NASA的埃姆斯研究中心安装了一套由128个图像处理单元组成的显示器,它拥有1042个处理器,以高达74万亿次浮点数计算的速度运行。第7页共45页第6页共4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7页共45页花费纳税人巨资的航天事业能否真正可持续地蓬勃发展、大放异彩、深入民心、为民化利,是比航天探索本身更大的事情,核心在“人”,关键是“体制”,具体在“机构”设置上。美国建国仅200多年,但取得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成就之高在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什么原因?答案只有一个:制度优越。也正是这个原因,在航空航天领域,这个国家不可思议地帮助不会飞翔的人类实现了飞行之梦,并用短短66年时间实现了从第一架简易飞机试飞,到第一座飞船登月的奇迹般跨越,实现了将航天器发射到太阳系边缘、寻找外星人的壮举。NASA:一个最优秀的典范第7页共45页第8页共4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8页共45页美国航天如今已经成为美国高科技的象征,成为世界各国学习借鉴的目标。美国到底有怎样的航天体制,它是如何提供强大动力,让它快速赶超先进,保持第一,拉开第二的?其实,就因为体制原因,美国航天曾经落后过。在上世纪50、60年代,它一度严重落后于苏联,好多方面都屈尊“老二”。比如: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次太空动物搭载试验、第一个宇航员、第一个女宇航员、第一次太空行走、第一张月球背面照片、第一次软着陆月球、第一次金星探测、第一次火星探测……美国没都没能抢在前头。第9页共45页第8页共4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9页共45页冯·布劳恩和他研制的“土星”火箭。苏联率先发射第一次人造地球卫星,对美国人的震动很大。几乎全美国都在批评政府无力。白宫顾问也不断提醒时任总统艾森豪威尔。民主党参议员、后来的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也在鼓噪。参议第10页共45页第9页共4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0页共45页院多数派领袖林登·约翰逊(肯尼迪遇刺后成为美国总统)则写道:“10月4日晚上,当苏联把卫星送上太空之后,我在德克萨斯州自己家的农场散步,不知何故,我感觉天空看上去与往日不一样了。”经过密集分析,美国人很快发现了问题的症结。原来,美国不是没有好的科学基础,也不是技不如人,而是航天资源太分散,缺乏统一的组织与管理。当时,全美国做航天研究的单位非常多,却彼此独立。比如,美国陆军俘获了纳粹德国火箭专家冯·布劳恩后,自认为自己最应该搞火箭,却得不到信任。而美国海军虽然也在研发火箭,但却缺乏关键人才与技术。此外,还有各种名目的委员会、航天实验室、导弹兵工厂、发动机公司、大学研究所、个人团体等都在做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