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可以找到()A.半导体材料B.人畜安全的高效农药C.催化剂D.氟利昂的代用品解析:选A。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的元素通常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因而该区域可找到半导体材料。2.(2011·高考浙江卷)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与Z可形成XZ2分子;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6g·L-1;W的质子数是X、Y、Z、M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W>Z>Y>X>MB.XZ2、X2M2、W2Z2均为直线型的共价化合物C.由X元素形成的单质不一定是原子晶体D.由X、Y、Z、M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解析:选C。由M=ρ·Vm=0.76g·L-1×22.4L·mol-1=17.024g·mol-1,可知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为NH3,又因H所在的第一周期只有2种元素,因此可判断出Y为N元素、M为H元素,易判断X、Z分别为C元素和O元素,C、N、O、H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为11,即W为Na元素。原子半径r(Na)>r(C)>r(N)>r(O)>r(H);Na2O2为离子化合物;CO(NH2)2只含有共价键不含有离子键,因此A、B、D都错误;C60不是原子晶体,因此C正确。3.(2012·保定高三调研)根据下表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表中为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元素代号LMQRT原子半径/nm0.1600.1430.1110.1040.066主要化合价+2+3+2+6、-2-2A.氢化物的稳定性H2R>H2T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LH2S,A项错误;活泼性Mg>Be,B项错误;Al2O3为两性氧化物,C项正确;Mg2+的核外电子数为10,S2-的核外电子数为18,D项错误。4.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弱B.第3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C.酸性:HClO4>H2SO4>H3PO4D.碱性:NaOH>Mg(OH)2>Al(OH)3解析:选B。从上到下,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A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因未指明最高价含氧酸,故B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Cl>S>P,C正确;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Na>Mg>Al,D正确。5.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氟到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氢化物的还原性逐渐增强B.等物质的量的钠原子比铝原子失去的电子数少,所以钠比铝的还原性弱C.从钠到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D.氧与硫为同主族元素,氧比硫的原子半径小,氧比硫的非金属性强解析:选B。从氟到碘,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氢化物的还原性逐渐增强,A项正确;钠比铝容易失电子,还原性更强,B项错误;O、S同主族,O比S原子半径小,O的非金属性强,D项正确。6.(2011·高考山东卷)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B.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C.P、S、Cl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D.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解析:选C。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F、O除外),A错;电子能量越高,离核越远,B错;P、S、Cl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故P、S、Cl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C对;过渡元素指全部的副族元素和Ⅷ族元素,过渡元素都是金属元素,又称过渡金属,故D错。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7.如表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下列关于X、Y、Z、W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性:Y>Z>WB.原子半径:Z>Y>W>XC.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D.X、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