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911111归核化战略结合20世纪80年代以来µ战略管理§实践的发展,美国战略管理学家µ马凯兹§进一步提出了归核化战略的新概念。1990年马凯兹(ConstantinosC.Markides)在µ哈佛商学院§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多元化、归核化与经济绩效》。此后的几年里他陆续发表了几篇这方面的论文,其中1992年发表的论文标题就叫《归核化》。据马凯兹分析:20世纪80年代美国最大250家企业中,仍在多元化扩张的仅占8.5%,而采取归核化的已达20.4%。目录•µ理论核心§•µ历史发展§•µ性质特征§•µ策略§•µ目标及原则§•µ技术经济背景§•µ中国多元化企业实施归核化策略的必要性§•µ中国企业实施方式§•µ相关词条§•µ参考资料§µ[显示全部]§理论核心所谓µ归核化§,意指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将其业务集中到其资源和能力具有竞争优势的领域。归核化不等专业化,也不等于简单地否定多元化,而是强调企业的业务与企业核心能力的相关性,强调业务向企业的核心能力靠拢,资源向核心业务集中。归核化后的企业仍是多元化的,但业务间的关联度较高,企业的经营绩效较好,竞争优势明显,竞争力增强。归核化战略思想的提出,提高了企业能力理论的实用性。归核化战略的基本思想是剥离非核心业务、µ分化亏损资产§、回归主业保持适度相关µ多元化§。归核化战略并不是简单地反对并购,而是反对与核心能力无关的并购。按照归核化战略,那些与企业核心能力没有直接关系的业务应当剥离出售,而那些有利于增强企业核心能力的资源应当并购进来,以强化企业的核心业务,通用电器在实施归核化战略的过程中为了强化核心业务,不仅出售回收了110多亿美元的资本,而且将这些回收的资本投向了其更有竞争力的领域,购进了一批其核心能力相关的资产,进一步增强了其核心业务。历史发展美国大企业在20世纪50年代起施行多元化战略,在70年代达到了高峰,80年代进入战略转换期,90年代多数大企业开始实施归核化战略。归核化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多元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欧洲大企业的这一战略转换比美国晚5~8年,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才陆续实施归核化战略。在亚洲,韩国大企业在金融危机中的1998年才开始实施归核化战略。而日本一些大企业则以11µ§战略创始人马凯兹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922222调整µ企业发展战略§、突出企业经营重点为主,实施归核化战略。这一切都说明“归核化”是竞争的需要。性质特征第一,前提是多元化企业。对专业化企业而言,不存在归核化的问题,而且主要是针对多元化程度较高、很高的企业而言。第二,结果仍是多元化企业。由于其前提所决定,企业实施归核化后,一般仍是多元化企业,较少转化为专业化企业。但呈现多元状态的各个业务之间的相关性由无关、低度相关转化为中度或高度相关。第三,过程是多种µ策略§的综合运用。第四,目标是通过向核心业务(一个或多个)的回归和集中资源,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美国企业的归核化浪潮有两个鲜明的特点:第一,中度多元化。归核化不等于专业化,而是µ多元化§程度有所降低。第二,兼并后的业务剥离、µ业务对换§、µ战略联盟§明显增加。策略美国GE公司的归核化改革取得了惊人的效果,1991年,GE公司销额达602.36亿美元,是1980年的2.4倍,利润为44.35亿美元,是1980年的2.9倍,员工总数为28.4万人,是1980年的70%。在归核化浪潮中,GE的归核化策略被作为一般规律广泛得到采用。通过对GE公司等归核化先行企业的研究,学者们总结了企业在归核化过程中主要采取的几种策略:第一,明确界定公司未来发展的业务领域。1982年,韦尔奇采用三个圆圈确定了高于一般增长µ幅度§的三大事业类别:高技术、服务和传统事业。在圆圈之内的事业是韦尔奇有意继续保有及经营的事业,共有15项,它们已是或有可能成为市场上数一数二的企业;所有落在圆圈以外的企业都需要整顿、关闭或出售。第二,公司内部合并。µGE公司§将1980年的64个事业部,合并为38个µ事业部§,又于1987年合并为13个事业部。第三,出售企业。对不符合目标要求的企业经过整顿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