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质量检测(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9·四川成都二诊)中国是古代世界唯一一个能够借助非常有限的基础性条件就得以将广土众民抟成一体并绵延悠久的国家。西周已具备的“条件”是()A.通用的表意文字系统B.统一规范的货币制度C.普及的儒家意识形态D.完备的道路交通系统答案A解析西周时期出现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金文,这种文字的特质就是汉字非拼音的特点,该特点使其容易克服方言的差异和其他更大的语言障碍,有利于民族意识的形成和强化,符合材料中“将广土众民抟成一体”的含义,故A项正确。统一规范的货币制度推行于秦统一之后,故B项错误;儒家意识形态确立为正统思想是在西汉时期,故C项错误;完备的道路交通系统是在秦统一之后才建立的,故D项错误。2.(2019·江西吉安五校联考)学者温铁军认为:在资源匮乏、总体自然条件不适宜农业生产的情况下,若没有农民的辛劳和智慧,任凭什么先进的理念和制度设计,恐怕都无法让中国养活占世界20%的庞大人口。其强调的主旨是()A.赞誉中国农民的勤劳勇敢B.评价中央集权的制度优势C.剖析人多地少的生产压力D.肯定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答案D解析材料中学者强调在较差的农业生产条件下,农民依靠辛劳和智慧,使得中国得以养活庞大的人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强调的主旨是肯定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中国古代的农民在平时的生产活动中,通过耕作技术、生产工具等水平的一步步提高,进行精细的农业生产和管理,使得亩产量逐渐提高,使农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故D项正确。其余三项与材料主旨无关,均排除。3.(2019·湖北四地七校联考)玄学是魏晋时期思想文化的标志性成果,玄学家主张的是清谈或玄谈。其特征是远离政治,回避现实,无关道德,蔑视俗务。玄学产生的主要社会因素是()A.门阀士族垄断仕途B.社会动荡与政治黑暗C.佛教对儒学的冲击D.传统儒学的理论局限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远离政治,回避现实”并结合所学可知,魏晋时期战争不断、政治黑暗,社会动荡,知识分子对于政治和现实失望而选择逃避,故B项正确。门阀垄断仕途包含于政治黑暗之中,故A项错误;佛教因素属于思想文化因素而非社会因素,故C项错误;儒学理论的缺陷属于思想文化因素而非社会因素,排除D项。4.(2019·安徽定远期末)北宋时云“东南之俗好文”“西北之人尚质”,南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突出,故北宋后期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别考而单独录取,以维持取士人数之均衡。北宋南北分卷制度()A.保证了南北录取比例的平衡B.回应了文化重心的南移趋势C.导致了科举录取人数的增加D.提升了南方士人的政治地位答案B解析从材料“南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突出”可以看出北宋出现了文化重心南移的现象,南北分卷制度的出现正是对文化重心南移的回应,故B项正确。A项“保证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北宋南北分卷制度不会导致科举录取人数的增加,只是维持南北取士人数的均衡,排除C项;南北分卷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北方士人的政治地位,排除D项。5.(2019·湖南益阳期末)下图是有关明朝政治制度的一幅图示。据此图可得明朝()A.政治制度中存在制约因素B.内阁与宦官既斗争又合作C.君主专制体制的弊端凸显D.内阁首辅限制着皇权膨胀答案A解析从示意图可以看出,内阁首辅和司礼监太监之间形成一定的权力制衡,说明明朝的政治制度中存在制约因素,故选A项。该示意图反映的是内阁与司礼监太监之间的政治关系,不是内阁与宦官群体之间的关系,排除B项;从该示意图反映的这一体制维护明朝统治来看,不是体现其弊端,排除C项;内阁首辅不能限制皇权,排除D项。6.(2019·湖北武汉调研)丝绸之路兴起于秦汉,此后一度衰落;隋唐时期再度兴盛起来;两宋时期陆上丝绸之路萎缩,但海上丝绸之路却呈现繁荣景象;直到元朝,陆上丝路再度兴起;明清时期,丝绸之路日益衰落。以下解读正确的是()A.明清时期丝绸之路完全消亡B.丝绸之路兴衰与统治政策无关C.政治统一有利于丝路的畅通D.少数民族政权不重视丝路贸易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丝路畅通的秦汉、隋唐、元朝都是政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