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仿真模拟(四)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9·四川教考联盟二诊)据史料记载:战国后期,诸侯国君已普遍用玺印作为凭证以任免官吏、传达政令等,逐渐形成玺印制度。图一、图二是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官印。这表明()A.官印最早产生于燕齐两国B.战国时期集权体制开始形成C.战国官印具有统一的风格D.玺印制度导致社会阶层固化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玺印作为凭证以任免官吏、传达政令”说明战国时期,诸侯国内官员的任免和管理直接听命于国君,这是中央集权的表现,故选B项。诸侯国君已普遍用玺印,燕齐两国只是其中的代表,没有信息显示官印最早产生于燕齐两国,排除A项;由图一和图二的玺印图可以看出,二者是有区别的,排除C项;世袭制会导致社会阶层固化,而玺印制度会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排除D项。2.(2019·甘肃河西五市一联)周代经常遣使“分行四方,延问疾苦”;汉代将政府救助“贫不能自存者”列入律法;宋代多行招商赈济、以工代赈之举,同时还鼓励民间互助。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扶贫工作()A.源远流长历代延续B.因地制宜注重方法C.分类精准成效显著D.政府主导手段增多答案D解析周、汉、宋并不是相延续的朝代,所以无法体现中国古代的扶贫工作源远流长历代延续,排除A项;材料中中国古代扶贫工作并没有不同地区的不同内容,无法说明因地制宜注重方法,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国古代扶贫工作进行精准分类,也没有反映扶贫工作的成效,排除C项;周、汉、宋的扶贫工作主要以政府为主导,扶贫手段增多,故D项正确。3.(2019·东北三省四市一模)宋代罗烨《醉翁谈录》中曾提到“常开芳宴,表夫妻相爱耳”。有专家认为1951年河南出土的墓葬壁画(如下图)就反映了这一场景,此后该题材的宋代墓葬壁画又大量出土。这表明宋代()A.妇女社会地位大大提高B.家庭和谐成为流行观念C.理学观念世俗化大众化D.夫荣妻贵观念根深蒂固答案B解析材料中“常开芳宴,表夫妻相爱耳”反映的是家庭之中夫妻关系和谐的场景,结合材料“此后该题材的宋代墓葬壁画又大量出土”可以看出家庭和谐成为流行观念,B项正确。材料无法反映妇女地位的变化,且妇女地位大大提高也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中并没有涉及理学,排除C项;夫荣妻贵观念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项。4.(2019·山东潍坊一模)清朝初年,内务府所辖官庄数量有限,如近畿官庄只有132处。光绪中期,由内务府管辖的官庄共886个,占有土地3360965亩,仅畿辅一带就有官庄373处,有地758739亩。以合肥为中心的皖中地区,许多土地落入淮系军阀官僚的手中,每家每年收租谷在2万石至5万石不等。这表明,晚清()A.租佃关系衰落B.传统小农经济逐渐解体C.社会转型艰难D.农业规模经营趋势明显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许多土地落入淮系军阀官僚的手中,每家每年收租谷在2万石至5万石不等”可知,当时社会土地兼并问题严重,无法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相应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社会转型异常艰难,故选C项。材料与租佃关系无关,排除A项;小农经济解体的表现是耕织分离,材料未反映,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一种封建剥削关系,与农业规模化经营无关,排除D项。5.(2019·名校联盟二联)19世纪中期,清政府曾有三次临时性遣使,即1866年斌椿随赫德前往欧洲的观光性访问,1868~1870年蒲安臣使团的“世界性出使”,1870~1871年崇厚因“天津教案”而进行的法国之行。这些举措()A.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B.是主动融入世界的尝试C.增强了对外交往的信心D.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答案C解析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创办工业、建立海军、开办近代教育等,没有临时性遣使的内容,而且1866年之前洋务运动已经开始,故A项错误;清政府临时性遣使并不是主动融入世界,而是被动行为,故B项错误;三次临时性遣使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清政府对外交往的信心,故C项正确;临时性遣使没有丧权辱国,并不会加深中国的民族危机,故D项错误。6.(2019·四川南充二诊)下表是《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表中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政策的放宽与实业救国的影响B.外商在中国商品销售和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