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一单元第1课《长恨歌》课程教学设计1VIP免费

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一单元第1课《长恨歌》课程教学设计1_第1页
1/13
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一单元第1课《长恨歌》课程教学设计1_第2页
2/13
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一单元第1课《长恨歌》课程教学设计1_第3页
3/13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长恨歌》一、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学生合作积累文言知识;2.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文中语言之美;长恨歌的思想内容及主题3.审美鉴赏与创造:朗读全诗,掌握诗歌写人、抒情所采用的表现手法。4.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李杨的爱情悲剧和故事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环境,一代君王政治责任和家国观念;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2.难点:诗歌的主题。三、过程与方法:1.通过含英咀华、质疑探究的阅读方法,2.学生合作积累文言知识、品味作品的语言艺术、3.合作探究诗歌中运用的艺术手法和作者情怀、写作技巧和忠贞执着的爱情魅力。四、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探究法,分析鉴赏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六、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设计多媒体显示:吊白居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1.学生朗读,说说诗意,谈谈自己的看法。2.教师提示:白居易去世,唐宣宗李忱以诗吊之,其中有“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句,这两句诗当互文来看,童子、胡儿能解吟长恨曲、琵琶篇,同时还能歌唱,说明《琵琶行》《长恨歌》通俗易懂,“童子”“胡儿”都能吟,且在当代便已广泛流传;一千多年后,它依然是珠玉璀璨,散发着永恒的魅力,究其因由,主要在于一个“情”字。“一篇《长恨》别有情!”白居易如是说。可见一首《长恨歌》倾注了诗人太多的情感。这部中国版的“人鬼情未了”不仅凝聚着诗人的理念,也层层积淀着历代读者的美好理想。也许,惟其绵绵“长恨”的亘古主题和对真情的向往与追求,才是真永远。二、预习检测1.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原籍山西太原,祖上迁下陕西渭南。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他出身于一个小官僚家庭,世敦儒业,祖、父皆以明经出身。白居易的青年时代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贫困的生活,使白居易接近了人民,这对他的诗歌创作差不多一开始就走上现实主义的道路有着重大的作用。白居易的思想带有浓厚的儒、释、道三家杂糅的色彩,但主导思想则是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他的一生,大体上可分为前后两期,而以四十四岁贬江州司马为分界线。前期:主要是“兼济天下”。在创作上,创作了大量针砭时弊、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如《秦中吟》、《新乐府》大都作于此时。后期:主要是“独善其身”。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的闲适诗。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肯定诗歌的教育意义和政治作用。他与元稹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揭露时弊。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他本人最重视的是讽喻诗。他的讽喻诗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类诗广泛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这里既有同情农民的作品,如《杜陵叟》;也有哀叹妇女悲惨命运作品,如《上阳白发人》、《后宫词》等;另一类诗深刻地揭露了统治者的罪恶,如《卖炭翁》、《红绒毯》等。2.写作背景唐宪宗元和元年(806),白居易任盩厔(今西安市周至县)县尉。一日,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贵妃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没。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何如?”于是,白居易写下了这首长诗。因为长诗的最后两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所以他们就称这首诗叫《长恨歌》。陈鸿同时写了一篇传奇小说《长恨歌传》。3.长恨歌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为题材,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缠绵悱恻的爱情悲剧,哪位同学能给我们讲述一下你所知道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呢?公元737年,唐玄宗最宠爱的武惠妃死了,玄宗很悲痛,感情的空缺使他感到十分孤独,精神萎靡。心腹宦官高力士洞察其心思,到处寻找后终于物色到玄宗子寿王瑁的妻子杨玉环通晓音律、能歌善舞、美貌超群、且貌似武惠妃。唐玄宗见到杨玉环果然很高兴,但公开将儿媳据为己有似乎名不正言不顺,于是赐杨玉环道号“太真”,留居宫中时刻相会,是时740年。到745年,正式册封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一单元第1课《长恨歌》课程教学设计1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