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生产知识学习提纲第一章劳动保护管理劳动保护是劳动保护学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劳动保护学的重要内容包括:劳动保护管理、安全技术、工业(劳动)卫生。劳动保护管理,其内容包括阐述党和国家对从事生产劳动所制定的最基本的法律、法规以及方针政策,各行各业最基本的工作要求等等,对劳动生产的发展和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劳动保护的重要意义一、劳动保护的涵义:即保护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1、劳动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是因为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各种不安全因素和潜在的职业危害,如果不能及时识别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和消除,就会有可能发生工伤事故,引起职业病,损害工人身体健康,危及工人的生命。2、潜在职业危害指由于职业关系在有害的生产环境中工作所导致的使人的机体发生慢性病理改变,如职业中毒或职业病。其意义在于从劳动保护工作的实际出发,进一步推动企业、社会的安定、团结,创建和谐的社会生活和工作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二、劳动保护与生产技术发展的关系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它既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一面,也有危害人类生存的一面,如火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但也能在顷刻之间毁掉人的财产和生命。生产力的发展也是一样,随着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扩大了人类社会的生产能力,同时也给人类带来新的危害。早在封建社会时期,我国明代的科学家宋应星就在《天工天物》中记载了许多关于手工业生产中保护劳动者人身安全的措施和方法。例如有关炼银时注意隔热的记载:“砌墙一垛,高阔皆丈余,风箱安置墙背,合两三人力,带拽透气通风,用墙以抵炎热,鼓鞴之人,方克安身”。我们的前辈们也经常在劳动和出行过程中,时常提醒的“注意、小心”,其词意即是安全的代名词。十八世纪,瓦特发明了蒸汽机,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为人类发展生产提供了新的动力,促使人类的生产手段从简单的手工具飞跃发展成为大机器。大机器为人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但大机器并不象手工工具那样容易受人控制,以致造成了许多工伤及社会事故,带来了许多种职业病,给劳动者的安全造成了更大的威胁。随着工业界广泛把蒸汽机用作动力设备,锅炉爆炸事故也就跟着不断发生。仅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世界各国发生的锅炉爆炸事故就达一万起,死亡万余人。工伤事故频繁的发生,促使各国注重劳动保护,采取相应措施改善生产劳动条件,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安全一词应运而生。美国最早在1901年提出安全第一,我国首次提出劳动保护是1925年5月1日。成功是优点的发挥,失败是缺点的积累,所以说安全是伴随着社会活动而发展的,是相依相存的。安全的定义:人们在从事社会活动中,不会带来各种危害,全方位的达到平安。安全工作的本质:全面捍卫与维护人们在从事各种社会活动中所创造的财富与成果。三、劳动保护的意义和任务(一)、劳动保护的意义1、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政策。2、搞好劳动保护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重要条件。3、搞好劳动保护是搞好文明生产,实现企业生产条件现代化的重要步骤。(二)、劳动保护工作的任务重要任务就是保护职工在劳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积极与工伤事故作斗争,采取一切有利措施有效消除不安全因素,力争减少或杜绝工伤事故,保障工人在生产中的安全;二是积极与职业病作斗争,力争消除和防止潜在职业危害,消灭职业病,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三)、如何做好劳动保护工作(A)国家采取的基本政策1、要提高对劳动保护工作的认识;2、要加强对劳动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3、健全法制、加强监察,严格执行劳动保护法规;4、不断改善劳动条件;5、要做好劳动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6、要积极开展劳动保护的科学研究。国家又把安全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以科学发展观来看待安全问题,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三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进行统筹管理,在我们安全管理圈子里又增加“全天候”,又叫四全。(B)法规的执行及处理有法规必须按章执行,这是最基本的管理要求。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各企业改制后,民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