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运作管理》模拟练习一Ⅰ题型说明及分值说明:一、是非题(你认为是正确的说法,请在括号内打“√”,反之则打“×”,每小题1分,共计15分)1.精益生产的核心是敏捷制造和ERP技术。(×)2.生产能力一般由单位时间出产产品的实物量来表示,有时也可以按资源的投入量来进行计算,但不能用价值量来衡量。(√)3.在编制生产作业计划时,在制品定额法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的生产方式。(×)4.生产战略管理一般不涉及日常的生产作业管理决策。(×)5.在设计自动化流水线时,必须提高工序的同期化程度。(√)6.ABC重点管理法适用于质量管理、物资库存管理、设备管理和成本管理。(√)7.生产中的转换过程包括作业、运输和储存,它们都属于生产性活动。(×)8.在单对象流水线的组织设计中,计算节拍的方法有:代表零件法和劳动量比例分配法。(×)9.基本生产过程是企业的核心,它对企业的设备、工艺、规模等有很大的影响,反映了企业的专业化方向和水平,它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所占的劳动量一般较大。(√)10.工业企业的计划包括生产计划大纲和产品出产进度计划。(×)11.在现代制造业中,大量大批生产方式将成为生产的主流。(×)12.在生产作业分析中,操作程序图常用Ο、□、、D和▽等5种符号来表示工序活动。(×)13.固定资产的生产率定额可以用产量定额和时间定额来表示,通常情况下,两者的增加或减少系数不相等。(√)14.在生产战略中,用户化型属于从事大批量生产,并善于以低成本生产处于成熟期的产品的经营类型。(×)15.在工业企业的生产计划体系中,中期计划通常指的是年度生产计划,它包括生产计划大纲和产品出产进度计划。(√)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狭义的生产类型;狭义生产类型是按产品生产的重复程度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生产专业化程度来划分成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类型。2.工序同期化;所谓工序同期化,就是根据流水线节拍的要求,采取各种技术的、组织的措施来调整各工作地的单件时间,使它们等于节拍或节拍的倍数。3.工序能力指数;工序能力指数是工序的加工能力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程度的大小,用Cp表示;其为该工序的公差范围(T)与工序能力的(B)的比值,即Cp=TB=T6σ4.企业的生产能力;企业的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在正常的技术组织条件下,经过综合平衡后所能生产一定种类产品的产出量。5.经常性库存:指企业前后两次订货时间间隔内,为保证企业正常生产所必须耗用的物资储备量。6.TPM:也称全员生产维修,一种以设备一生为对象的全系统,把设备综合效率提高到最高为目标,涉及设备的计划与使用及保养等所有部门,有最高领导到第一线工人且全体参加的,加强生产维修保养思想教育,开展小组自主管理活动的设备维修制度。7.对象专业化原则:按产品(部件或零件)来布置车间(工段、小组)。在按对象布置的生产单位里,集中了为制造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工艺过程是封闭的,不用跨业其他生产单位就能独立地或相对独立地出产产品,也可以说产品生产过程的全部或大部分是在一个封闭的车间内完成的。如汽车制造厂的底盘车间、发动机车间。8.BOM:也称物料清单(BillofMaterials,简称BOM),在物料需求计划的编制中,为了便于计算机识别产品结构,需要将图解方式的产品结构树转换成计算机可读的数据文件,这就是物料清单。9.订货提前期:(LeadTime,简称LT),订货提前期是指从发出生产或订货指令到订购物资进入仓库所需要的时间间隔。10.学习曲线;企业的生产能力随着人们提高熟练程度的提高、设备和人员的增加,会产生新的生产能力。实践证明,这种生产能力的提高存在着某种规律性;在积累了一定的资料后,可相当精确地对以后生产的改进程度做出估计。这种规律被称为学习曲线。三、问答题(第1、2小题各5分,第3、4小题各10分,共计30分)1.流水线生产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可用什么数量表达式来描述?答:流水线生产的本质特征是指流水线上各工序之间的生产能力是平衡的,成比例的,即各道工序的工作地(设备)数同各道工序单件时间的比例相一致。设流水线上各道工序的工作地(设备)数分别为s1,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