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常考75道简答题解析1.简述中国夏季南北温差小的原因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方比北方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热量多;而此时北方比南方白昼时间长,获得的热量比南方多一些,缩小南北温差,因此夏季中国南北温差小。2.阿拉伯半岛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纬度相近,但景观差异大,简述原因。我国长江以南地区东临太平洋,受夏季风——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沛、雨热同期、植被茂密;而阿拉伯半岛受海陆位置影响,东侧有广阔的大陆,夏季风不能到达,终年炎热干燥,降水少,以沙漠为主。3.简述季风对我国气温的影响冬季,比同纬度地区气温低夏季,比同纬度地区气温高冬季风影响的地区,气温年较差更大4.长江为什么是中国第一大河?长度最长,6300千米流域面积最广,180多万平方千米水量最大5.长江被称为“水能宝库”,简述其成因。长江上游地区流经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量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所以被称为“水能宝库”6.对比蒙古,说明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蒙古是内陆国,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我国既可以同陆上邻国进行交往,也可以发展海洋事业。7.说明我国疆域辽阔的优势疆域面积大、资源丰富疆界长、邻国多、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各地气候差异大,利于农业的多样化发展和旅游业的发展8.山区发展经济的优势与劣势优势:利于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劣势:山区交通不便、地面崎岖、不利于发展耕作业9.评价我国的地势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提示:农业、交通、水能等方面)利:西高东低的地势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利于农业生产顺着地势,众多大江大河向东流,沟通东西交通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弊:在地势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阻碍了东西的交通10.简述中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纬度因素: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方太阳高度角比北方大,获得太阳辐射多,气温高,且南方白昼比北方时间长,获得的热量多北方距冬季风发源地近,加剧北方寒冷,加大了南北温差。11.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地理现象(1)红海为什么不断扩张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形成(2)地中海为什么不断缩小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不断地碰撞、挤压(3)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或为什么仍在隆起抬高)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不断地碰撞、挤压12.亚洲为什么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世界上最大的大洲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人口最多的大洲13.亚洲的气候特点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14.亚洲的气候类型为什么复杂多样(中国不跨北寒带,其余相同)南北跨纬度广,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气温差异大东西距离长,东西距海远近不同,降水差异大地形复杂多样,气候类型差异大15.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中国)亚洲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16.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简述其成因。长江中下游流经地区,主要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水流平稳,水量丰富。无结冰期,宜宾以下四季通航,航运价值高。17.简述凌汛发生的条件多发生在初春.秋末冬初有结冰期河流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18.简述黄河“地上河”形成的原因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减慢,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19.结合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我国西南多地震的原因(青藏地区地热资源丰富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20.结合我国的地形分布特点和和降水分布特点,解释我国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集中分布区的形成原因。主要位于山区的边缘,地势起伏大、坡度大,当夏季突降暴雨或冰雪融水汇集时,容易引发滑坡和泥石流21.结合我国降水分布特点,解释我国洪涝灾害集中分布区的形成原因。(1)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降水多,雨季长、多暴雨;(2)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引发洪涝灾害22.简述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至少6条)大致与1月0℃等温线吻合,大致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吻合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