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上大会讲话一、新一轮文明单位的创建要以新的认识和理念来提高全系统文明单位的创建水平。XX省第九次党代会,规划了未来五年上海发展的目标和蓝图,明确了各项任务。因此,我们要以党代会精神的学习和贯彻为动力,站在上海推进“四个率先”、开创“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新局面的新起点上,放开视野,以更高的标准推进徐汇教育系统的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新一轮文明单位的创建要上新台阶,必须按照区委“统筹、协调、联动、创新”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文明单位的创建,其着眼点是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新一轮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以此统领教育系统和学校的各项工作。教育系统担负着传承优秀文化、传播现代知识的历史重任,肩负着培养未来人才的历史使命,教书育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人的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全面的要求,不仅包括学生、更包括教师,涵盖知识文化的学习、环境氛围的营造、正确价值观形成和精神境界的提升。这与教育的使命即树德立人教书育人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我们应该把文明单位的创建定位为学校建设发展的总抓手,把各项指标内化为促进工作发展的要求,把创建的目标转化为推动学校发展的过程,立足新的起点,扎扎实实、不懈努力,以师德、师能建设的新提高,以学生思想道德、行为规范、素质提高的新成绩,以体现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环境营造的新水平来检验新一轮创建工作的实际成效。二、新一轮文明单位的创建要与学校的各项基础制度建设相结合,不断夯实构建和谐教育、和谐校园的坚实基础。学校的基础制度建设,当前的重点是进一步完善体现民主集中制要求的领导制度建设,它包括日常工作中领导班子议事决策制度与程序,特别是“三重一大”议事规则与程序;其次是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集教育系统党风建设、政风建设、行风第1页共5页建设、师风建设于一体,覆盖全体、层层有责的制度体系。从校长领导到校中层,从校中层到年级组长、教研组长,从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到班主任及全体教职工,不仅有工作的职责,而且有寓工作之中的教育责任,把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要求扎扎实实落实到位;第三,进一步完善以教代会为主要载体的校务公开工作。校务公开和教代会是体现紧紧依靠广大教职工办好学校的主要形式和有效载体,也是构建和谐校园不可缺少的基础建设,更是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建设的必然要求。可以这么说,没有单位的民主政治建设,就没有和谐单位;没有和谐,也就没有科学的发展。制度建设的过程更重要的是群众参与和执行到位,并在实践中内化为观念的认同和行为的规范。三、新一轮的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学校建设中的载体。校园文化也是一个学校师生员工精神境界、价值观念、学校风尚、行为规范的反映和体现。把积极健康、蓬勃向上、与时俱进的校园文化建设与科学的制度建设相结合,会产生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推动作用,使之成为一所学校健康发展的精神力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要反映中、小、幼的教育特征和本校、本园的特点,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党员、教育教职工,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把学生培养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规范,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形成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