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银行经营管理人员公开选拔与竞争上岗考试大纲第一部分总纲第一条总则为进一步规范中国工商银行经营管理人员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促进工商银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健全适应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需要的科学用人机制,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引导广大员工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特制定本大纲。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大纲适用于中国工商银行各级机关处级以下(含处级)副科级以上(含副科级)的经营管理人员以及各二级分行、城区支行、县支行行级经营管理人员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其他经营管理人员的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参照本大纲执行。第三条评价标准为明确公开选拔考试中对各级经营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竞争应变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综合管理能力的甄别要求,制定以下评价标准:一.二级分行、城区支行、县支行行级经营管理人员:各级行行级经营管理人员应致力于工商银行的改革发展大业,具有牢固的大局观念、较强的法律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并具备以下素质:(一)二级分行行长应具有较全面的业务知识、扎实的理论功底;较突出的领导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较强的分析决策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二)二级分行副行长及二级分行其他行级经营管理人员应对分管专业有深入了解,对其他专业有系统认识;具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和较熟练的管理技巧;较强的市场敏锐性和开拓创新意识。(三)城区支行、县支行行长应具有较全面的业务知识;较突出的领导素质和协调管理能力;较强的市场鉴别力、开拓创新能力。(四)城区支行、县支行副行长及城区支行、县支行其他行级经营管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分管专业业务知识,对其他专业有较深认识;具有较高的领导管理素质和较强的开拓创新意识。二.各级行机关经营管理人员。各级行机关经营管理人员应致力于工商银行的改革发展大业,具有牢固的大局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本专业和相关专业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及相应的法律知识,熟悉本专业各项业务技能,对非相关专业有一定认识;具有相应岗位需要的领导能力和协调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市场分析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第四条内容概述本大纲由总纲、公共科目大纲、业务科目大纲、面试要求四部分组成,其中业务科目大纲对行级经营管理人员需重点掌握的知识内容作了标识(标注“*”符号),以区别对不同层面经营管理者的要求。一.公共科目大纲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历史与国情国力、法律和计算机基础。公共科目内容考试的目的是测试应试者对经营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特别是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经营管理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二.业务科目大纲内容包括选拔职位需要的业务基础知识、业务管理知识和业务政策法规等。业务科目内容考试目的是测试应试者对业务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特别是运用业务知识解决经营管理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三.面试目的是通过与应试者直接对话的形式,具体测试应试者在业务知识与技能、领导能力素质、个性特征等方面对选拔职位的适应程度。第五条考试方式中国工商银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采取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其内容涵盖公共科目和所需掌握的业务科目知识。第六条命题原则中国工商银行公开选拔考试在考察应试者所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注重考察应试者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命题过程中遵守以下原则:一.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原则。经营管理工作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客观上要求经营管理者既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理论造诣,还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在命题过程中,要确保业务科目知识测试占比不低于50%,公共科目知识测试占比不低于40%。在公共科目各部分知识测试占比上,经济知识测试不低于60%,法律知识测试不低于15%,计算机基础知识测试不低于10%。二.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原则。公开选拔考试既要考察应试者对客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更要考察其主观能动性和综合应变能力。在命题过程中要确保主观题占比不低于80%,客观题占比不低于10%。三.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结合原则。中国工商银行作为统一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