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7页《管理学》考试大纲Management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管理学》是公共管理类各专业方向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它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尽管各种具体的管理活动千差万别,但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都要通过一定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在实施这些管理职能时,其内容会有所不同,但遵循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却是一样的,这就是管理的共性,也就是管理学所要研究的对象。由于管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方面,它必然同许多学科如经济科学、技术科学、心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联,吸收和运用与之有关的研究成果。因此它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同时它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属于应用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同学们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一般方法并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为日后的实际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设置本课程的具体要求是:使学习者能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管理学基础有一个总体的认识;掌握管理学的基本职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学科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思想;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管理的涵义,职能,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了解中外早期管理的思想,掌握基本的管理理论。二、课程内容第一节管理活动(一)早期的管理实践活动及其特点史前人类社会管理,前资本主义社会阶段国家管理,近代社会管理,现代管理(二)管理的定义管理:通过信息的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的发挥来分配、协调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以实现单独的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三)管理的职能管理的职能:信息获取,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四)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五)管理的属性双重性(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目标性,组织性,创新性第二节中外早期管理思想(一)中国早期管理思想中国早期管理思想的著作:《孙子兵法》,《周礼》,《墨子》,《老子》,《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二)外国早期管理思想外国早期的管理思想和实践:理查•阿克莱特的科学管理实践;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小瓦特和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马萨诸塞车祸与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欧文人事管理;巴贝奇的作业研究和报酬制度;尤尔的工厂秩序和法典;汤尼的收益分享制度与哈尔西的奖金方案。第三节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一)管理理论概述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理论(二)古典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工作定额,标准化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差别计件工资制,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组织管理理论:法约尔,“五项职能、十四条原则”;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第2页共17页第1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7页(三)行为管理理论三为先驱者:雨果•芒斯特伯格、玛丽•福莱特、莉莲•吉尔布雷斯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实验:行为科学家: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H.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和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理论(四)数量管理理论运筹学,系统分析,决策科学化(五)系统管理理论(六)权变管理理论(七)质量管理理论三、考核知识点(一)早期的管理实践活动及其特点(二)管理(三)管理的职能(四)管理者的角色(五)管理者的技能(六)管理的属性(七)科学管理理论(八)组织管理理论(九)行为管理理论(十)数量管理理论四、考核要求(一)早期的管理实践活动及其特点1、识记:早期的管理实践活动的特征2、领会:各个时期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