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6页2010年高考作文考点预测及应试策略江苏省兴化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得作文者得天下”已日益成为广大语文人的共识,为此,我们在积极备战2010年高考时也将作文的备考作为重中之重,认真研究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及省内名校的模拟测试题,探讨命题规律,预测考试方向,摸索应试对策,力争在今年的高考中能获得作文方面的大面积丰收。以下是我们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做法,希望能得到各位领导、专家和同仁的指教。一、考点预测1、形式上仍为命题作文的可能性很大,但也可能为新材料作文。江苏高考从2006年以来一直都是命题作文,且都是先引入一段材料或注释性的话,然后点明标题,这种命题形式四年未变,因此,今年高考作文的形式发生变化或许也有可能,比如说近年来走红的新材料作文。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全国高考作文中出现了半命题作文。这种命题形式重在题目的补充,开放性比较大,对此,我们应加以重视。2、内容上贴近自我和关注生活。从近年的高考作文来看,有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贴近生活,关注社会,重视个性,这必将是2010年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趋势。2009年高考作文题“品味时尚”,直接针对社会,选取社会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高三上学期泰州市期末联考题“越界”,本学期期初江苏省百校联考题“余地”,都贴近生活,引导学生写出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感悟及情感。3、导向上倡导积极健康和诚挚真实。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有利于中学教学”,因此高考作文命题一向注重人文性,引领学生提升个人品质,形成健康人格,学做真人。这种倡导积极健康和诚挚真实的导向性在2010年高考作文中将仍是主流。4、文体上可能仍是文体不限。2006年以来,江苏高考作文的另一特点是文体不限,给考生以最大的写作自由,估计2010年高考将会继续保持这一特点。但另一方面,因此带来的学生作文文体不分的现象也越来越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有关专家多次或明或暗地提出高考作文应在文体上加以限制,所以,在话题作文之后又连续四年“文体不限”的命题作文的背景之下,2010年高考作文来个“限定文体”也不是毫无可能的事。2010年泰州市高三语文复习研讨会交流材料第2页共16页第1页共1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6页二、应试策略1、强化审题意识。近年来的高考越来越淡化审题,不在审题方面设置门槛为难考生,但绝不是就不要审题。比如说2009年的“品味时尚”,考生在写作时就要理解“时尚”的内涵“当时的风尚,时兴的风尚”,它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审美、创意、时兴、有人认同和追求。考生可以选取“时尚”的事物、生活、理念来“品味”,也可以把“时尚”作为广义的文化现象来“品味”。同时,要把握住题眼“品味”,写作的重点要放在“品味”两个字上面,“品味”就是“仔细体会,玩味”。再如泰州市期末联考题“越界”,写作时就应首先清楚“界”有具体和抽象之分,然后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要越界,越界有什么好处,越界有什么弊害,怎样越界。只有审题明晰,才能主旨明确,下笔才不会跑题。2、强调素材积累。现在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素材俗套、陈旧的问题,写“好奇心”就是牛顿,写“品味时尚”就是屈原,屈原、司马迁、项羽、鲁迅等人的事例,成了不少学生写作的“万金油”。针对素材俗套的问题,我们精选了系列材料供学生阅读、感悟和记忆,内容包括表现美好亲情和友情的、省察价值取向和道德情操的、历练人生观念和思想方法的、描摹美丽景物和感人场面的,等等。针对素材陈旧的问题,我们引发了反映社会热点的系列材料,如“钓鱼”执法、长江大学生、感动中国人物等。强调素材的积累应贯穿整个复习过程,因为只有厚积才能薄发,缺少丰厚的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出文质兼美、大气磅礴的文章的。3、注重入格和升格。在强化文体意识的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绝不能再写那种信马由缰、大而无当、华而不实的“四不像”文章,而应强调作文的入格,帮学生搭建结构,让学生明白熟悉最基本的记叙文、议论文两种体裁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