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7页聚焦物流顽症之八:卖菜难买菜贵为什么作者:佚名来源:CCTV22011-5-179:26:51访问次数:331解说:菜贱伤农,菜贵伤民,蔬菜流通要经过哪些环节?记者山东寿光实地调查,哪些环节在推高价格,降低蔬菜流通成本如何多举措并举?聚焦物流顽症之“卖低买高的菜”,《今日观察》正在评论。主持人(史小诺):欢迎收看《今日观察》,继续我们的系列评论《聚焦物流顽症》。前段时间有一些地区出现了农民“卖菜难”的现象,引发了社会上对于蔬菜流通环节的一个关注。针对“菜贱伤农、菜贵伤民”并存的现象。我们记者一路追踪了山东寿光蔬菜从收购、从运输、批发直至零售的整个过程。那么物流环节在菜价的最终形成的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如何降低农产品的物流成本?今天演播室的评论员是何帆和张鸿,首先一起来看一下记者调查。解说:山东寿光农产品物流园是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地和价格形成中心,每天有1500万公斤左右的蔬菜进行交易。早上6点,蔬菜批发商陈中正在装车。记者:圆椒收上多少钱一斤?陈中(蔬菜批发商):收上来,今天卖一块二左右。记者:拉到北京中间成本大概有哪些?陈中:像这个装袋子费用、包装费、运输费,就这三种。记者:这个成本大概占多少?陈中:这个成本在两毛一二(每斤)。解说:当晚7点,这批圆椒运到北京大羊坊蔬菜批发市场,陈中的合伙人贾宗以每斤1.5元的价格把圆椒批给北京的二级批发商。贾宗(蔬菜批发商):(圆椒)批发到一块五(每斤)左右。记者:这个你卖给他们(零售商)多少钱?朱有生(二级批发商):一块六吧,加一毛(每斤)。第2页共7页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7页解说:第二天早上3点,朝来万通农产品交易市场,二级蔬菜批发商朱有生把圆椒卖给零售菜贩每斤1.6元,记者走访了几个蔬菜零售店,圆椒卖到消费者手里是每斤3块到3.5元,蔬菜从地头到菜市场,经过经纪人、一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蔬菜零售商四个环节,每斤圆椒从1.2元/斤到1.6元/斤,加价0.4元,而在最后一个环节,菜价陡然增高,到消费者菜篮子价格翻了一番。再看《经济半小时》调查,西葫芦在新发地只卖2.5毛,从五环的新发地运进四环内的岳各庄蔬菜市场,虽然距离不远,再加上来回的搬运费、摊位费,这时每斤西葫芦已经涨到了3毛5左右,涨幅高达30%。在北京市内社区卖菜的菜贩苏生平告诉记者,他们的菜就是在北京岳各庄蔬菜市场批发的,虽然新发地的菜价更便宜,但是他却很少去那里进货,因为拉菜的人都是人货混装的面包车,按照北京市交管部门的规定,人货混装的车辆是不允许上路的,为了躲避交警,他们只能在晚上12点半到凌晨6点之间上路,而这几个小时的时间根本不够跑新发地买菜。菜贩1:这个地方太大,这个菜和那个菜相隔一里多路。菜贩2:等到天亮了,限行就不敢回来了。解说:拉菜的都是人货混装的面包车,经常在市内遭遇罚款。菜贩2:警察一说罚钱,跑都不让你跑,逮住了,有时候一个四环,罚两回。记者:逮住一次罚一次?一次罚多少?菜贩:一百元,二百元。(一旦被罚)一斤菜最少得加一毛多钱。解说:在市区的菜市场,西葫芦卖到了一斤1元钱,在社区卖菜的杨大姐告诉记者,蔬菜进城难,环节太多,青菜的耗损很大,此外,还有摊位费、卫生费、水电费等等,这些最终都摊进了菜价。主持人:刚才我们在片子当中看到1块2的辣椒,最后到老百姓的餐桌上大概是2块5、3块,甚至到了3块5。我记得前段时间我们曾经做过类似的节目,也有评论员说,整个流通环节他认为是竞争充分的,是没有问题的,所以他认为这个价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合理的。但我不知道何帆这次去寿光调查,你的调查结果怎么样?在哪一个环节你觉得它的增幅有点过大了?何帆(财经频道评论员):我觉得去一趟,跟不去一趟还是不一样的。在去之前的时候,我是觉得这个物流行业是一个暴利的行业,那么之所以这个菜价高,可能是因为在物流的环节层层加码,那么去了解一下情况,发现并不是这样的,物流行业现在可以说是一个微利的行业,跑运输现在是越来越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