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公共关系主体、机构与从业人员【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公共关系主体的含义和特征,了解公共关系部、公共关系公司以及公共关系社团三类公共关系机构,掌握公共关系人员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职业准则。【关键概念】组织(Organization)公共关系部(PublicRelationsDepartment)公共关系人员(PublicRelationsPersonnel)【引导案例】招聘公关部长一家公司准备聘用一名公关部长,经笔试筛选后,只剩下八名考生等待面试。面试限定每人在两分钟内,对主考官的提问作出回答。当每位考生进入考场时,主考官说的是同一句话:“请您把大衣放好,在我面前坐下。”然而,在考试的房间中,除了主考官使用的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外,什么东西也没有了。有两名考生听到主考官的话以后,不知所措;另有两名急得直流泪;还有一名听到提问后,脱下自己的大衣,搁在主考官的桌子上,然后说了句:“还有什么问题?”结果,这五名考生全部被淘汰了。在剩下的三名考生中,一名听到主考官发问后,先是一愣,旋即脱下大衣,往右手上一搭,躬身致礼,轻轻地说道:“这里没有椅子,我可以站着回答您的问话吗?”公司对这个人的评语是:“有一定应变能力,但创新、开拓不足。彬彬有礼,能适应严格的管理制度,可用于财务和秘书部门。”另一名考生听到问题后,马上回答道:“既然没有椅子,就不用坐了。谢谢您的关心,我愿听候下一个问题。”公司对此人的评语是:“守中略有攻,可先培养用于对内,然后再对外。”最后一名考生的反应是,当他听到主考官的发问后,眼睛一眨,随即出门去,把候考时坐过的椅子搬进来,放在离主考官侧前约一米处,然后脱下自己的大衣;折好后放在椅子背后,自己就在椅子上端坐着。当“时间到”的铃声一响,他马上站起来,欠身一礼,说了声“谢谢”,便退出考试房间,把门轻轻地关上。公司对此人的评语是:“不著一词而巧妙地回答了试题,性格富有开拓精神,加上笔试成绩俱佳,可以录用为公关部长。”(资料来源:编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编写)社会组织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公共关系活动的开展需要相应的组织机构,公共关系人员是公关工作的策划者、承担者和执行者,他们是否具有良好的素质,将会影响公共关系工作的顺利开展。上述案例说明了公关活动对公关人员的要求较高。如何理解公共关系主体、应用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认识公共关系人员的角色,是公共关系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第一节公共关系主体一、公共关系主体的含义及特征(一)公共关系主体的含义公共关系是由社会组织、公众和传播三种基本要素构成的,社会组织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公众是公共关系的客体或对象,传播则是连接社会组织与公众或主体与客体的桥梁。作为公共关系活动主体的社会组织是指建立在共同目标基础上,按照特定结构及运行方式,履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共同活动群体。社会组织作为公共关系的主体,它决定着公共关系活动。社会组织有一定的目标,而公共关系的目标便是社会组织目标中的子目标、分目标。公共关系活动必须围绕着社会组织的总体目标来制订。在组织运行的过程中,社会组织必须树立明确的公共关系意识,妥善处理同各个方面的关系,使社会组织获得各方支持。在各种公共关系活动过程中,社会组织总是居于主体地位,策划各种旨在影响和改变组织环境的公共关系活动,使组织处于良性运转之中。(二)公共关系主体的特征从社会组织的含义可以看出社会组织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征。1.目标性社会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都是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的目标。社会组织是人们有意识地为实现特定的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它的行为具有很明显的目标导向,这个目标是社会组织存在的前提和基础。2.系统整体性每一个社会组织都是一个结构严密的系统,社会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各个成员之间都是按一定的规章制度建立起来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组织要实现其社会目标,需要各部门之间的良好配合和协调。3.环境适应性所谓环境就是组织内部诸因素和组织外部各种因素之和,其中每一种因素又蕴含着无穷的变量,环境的变动是绝对的,正如哲学上所说“一切皆变,无物常在”。一个组织就要有适应环境的能力,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