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如何给领导当好“参谋”秘书如何给领导当好参谋能参善谋是秘书的必备素质。给党委、领导当好参谋是秘书的首要职责。作为一名秘书,要想有所作为,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参谋水平,尽快进入高参的行列。一、积极出大主意,认真办小事情秘书干工作最愁的就是拿不出主意和办法。在古代国家与国家弱肉强食的纷争中,一条妙计避免一个国家生灵涂炭的事例屡见不鲜;在今天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一条建议救活一个企业的情况比比皆是。在单位建设中,许多秘书提出的举措实行以后,给单位建设带来了很大的推动。所以说,将在谋而不在勇,手上磨出茧子,不如脑子想出点子。当秘书一定要善于动脑,决不能像猿人一样,一天到晚什么也不想,饿了就爬到树上摘果子吃。古人云: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事;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作为秘书,出主意不能仅仅着眼于一科一股,而要从全局上来把握。只重微观,不重宏观,就出不了大主意,当不了好参谋。三国时期周瑜与鲁肃相比,周瑜比鲁肃聪明,一步三计,文武兼备,但周瑜不是战略家,而鲁肃却是战略家;东吴可以没有周瑜,但不能没有鲁肃。由于着眼点不同,周瑜有很多办法都是小办法,鲁肃点子不多却都是大主意。秘书不仅要出主意,而且还要抓落实,也就是说要注意做小事情。出主意是画图纸,做小事情就是搞施工。你出的主意被领导采纳了,就等于图纸在建筑部门盖上章了,接下来便要一砖一瓦地去施工。图纸很美观,施工不认真,照样建不成漂亮的楼房。如你建议开一个会,领导也同意了,你就必须把材料、会场、食宿等事情一件一件地去安排好。就是写一篇材料,也有个打印、校对、装订的问题。后续的小事情干不好,前边的大主意也是空的。自然,并不是每个同志都能出得了大主意的,但出不了大主意,就要注意从做好小事情开始,能认真把小事情干好也很好。作为一名秘书,如果大主意出不了,小事情又干不好,那就只能被淘汰。二、走在领导后头,想在领导前头第1页共4页秘书是领导的影子,而且这个影子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有时在领导的后头,有时又要跑到前头,所以这鞍前马后的工作是不容易干好的。古人讲:伴君如伴虎。不该到前头的时候你到前头去了,该到前头的时候你又没有去,天长日久,总是这样,就会在领导的心目中留下阴影,甚至直接被领导把影子抹去。那么,究竟什么时候在前,什么时候在后。对于这个问题,只能大致上作一些区分,就是实的事情要在后,虚的事情要在前。如随领导外出、陪领导散步、享受上主席台的待遇等这些实实在在的事情,都要走在领导后头;包括喝酒也不能有急躁情绪,你站起来太早了,领导会让你坐下。而像出思想、定路子、拿方案等思维活动的事,跑到前边去,基本没有错。这是就一般而言,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如抢险救灾等,虽然也是实的,但仍需要跑到领导前边去。靠前尽量往前一点,问题似乎不大,但靠后却不能离得太远,以致跟不上领导的步伐。如下单位让领导要车,开会让领导找你,这样未免太靠后了。走在领导后头,因为是实的,比较容易做到。但想在领导前头,因为是虚的,往往难以做好。怎样才能想到前头。一是要有点超前意识。无论领导交办什么事情,都要把涉及到的事项想周到。外出,首先要想到吃住行;开会,首先要想到座次、讲稿及应带的文件;下单位首先要想到通知等等。提前想不到,就容易出闪失。二是要注意延伸领导意图。有时领导交待工作往往很简单,领导可以点到为止,但秘书却不能干到为止。因为领导对这一问题未必进行过深思熟虑,这就要求秘书必须把领导未考虑到的问题考虑到。三是要注意把握领导特点。把握领导特点,不是让你去投机钻营、投其所好,而是为了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让领导接受你的建议,进而把事情办好。一个领导一个特点,有的领导好伺候,有的领导就不好伺候;有的领导希望你帮助他多想点事情,有的领导则反感下边多嘴多舌。汉武帝刘彻雄才大略,基本上是他出主意别人干,所以他对选拔自己的幕僚不很重视,而对选择郡县那些独当一面的却特别用心。三国时期的杨修就是这么被曹操杀掉的,先是析字改门,继而一盒酥,再就是梦中杀人,最后是鸡肋,曹操感到杨修过于聪第2页共4页明,坏我大事,就把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