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5页物流安全探讨1、引言物流概念最早始于美国,使用PhysicalDistribution一词(简称PD),那时的概念是指实物配送,是企业、销售商自身的运输、仓储、包装等活动。1935年美国的销售协会最早对PD下了定义:包含于销售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从生产地点到消费地点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此时的物流指的是销售过程中的物流,侧重于商品的物质移动,属于狭义的物流概念范畴。Logistlcs的本义为“军事后勤学”,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围绕着军事战时物资的供应管理,美军创立了“后勤管理”(LogistlcsManagement)理论,并根据这一理论安全地、成功地将战略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往全球各地。二战结束后,这种军事物资供应理论被应用于美国企业生产,从而产生了所谓businesslogistics(商业后勤)的概念。businesslogistics的着眼点在于从理论性和系统性两个方面深入研究原料与产品的供应、保管、运输、配送等全部流动过程,目的是把原料和产品以最低的成本、按客户要求的服务标准、适时送到客户指定的地点这时的logistics其内涵已脱离开“军事后勤学”的狭义局限,有了更广义的含义,即代表一种科学的物资流动与供应的方法。由于Logistics被美军成功地用于全球化后勤保障,于是这种面向全球化新的物流理论、观念被广泛引入企业中,PD逐渐被Logistics取代。1985年,Logistics开始被美国物流企业运用;1985~1990年欧洲各国广泛采用Logistics理论;90年代,日本也开始运用Logistics理论;在我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加入WTO,运用Logistics物流理论成为一种必然选择。物流是以货主为服务对象,以材料和产品为中心而展开采购、加工、包装、储存、运输、配送等活动。物流服务过程的环节多,不测因素多,极易发生毁机沉船、翻车、伤亡、错收错发、货损、质变、遗失、错单、延搁等事故。我国物流业每年因包装事故造成的损失约15O亿元,因装卸、运输事故造成的损失约500亿元,因储存事故造成的损失约30亿元。物流业是一种极具风险的行业,物流业越是发展,这种风险就越大,更应该重视其安全问题。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在人类为维持生命、延续种族而产生的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会产生安全需要。安全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条件之一,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所以,当人们解决温饱问题以后,就会考虑到安全问题,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在开发研制、使用和维护大规模复杂系统的过程中,逐渐萌发了系统安全的基本思想。把这种思想应用于研制民兵式洲际导弹的过程中,并异以此为契机,开始了系统安全方面的研究。系统安全工程首先在美国空军内应用之后,又推广到美国陆军和海军。1969年美国国防部颁发《系统安全大纲要求》,即MIL-STD-882标准,详细规定了武器系统开发研究、生产制造和使用、维护的系统安全标准。1984年颁发了修订版MIL-STD-882B,1993年又颁布了新版本MIL-STD-882C。该标准对系统安全的实施和要求做了全面的规定,建立了系统安全的完整概念,给出了系统安全分析、设计、评价的基本原则、内容及要求,是系统第2页共5页第1页共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5页安全产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70年代以后,系统安全工程逐渐推广到航天、航空、石油、化工、矿山工业等领域。1986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召开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评审会,国际核应急专家领悟到,在事故原因的分析上,决不可以单纯找设计上的缺陷、人的可靠性模型或模拟问题,必须从安全文化的角度来考虑。为此,1986年国际核安全咨询组织(INSAG)便提出“安全文化”。并应用到核电厂和航空航天的安全管理中。国际原子能机构在1991编写的75-INSAG-4评审报告中,首次定义了安全文化的概念,并建立了一套核安全文化建设的思想和策略。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物流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面对众多的物流企业,客户、货主有了可供选择的空间,在服务能力相差无几的前提下,服务质量有保证的物流企业就会受到青睐,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