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人员培训试题单位:姓名:得分:一、填空题(下列各题中给出了某些括号,请把对的的答案填在括号里。共36个空,每空0.5分,计18分。)1、安全评价的四个基本原理分别是有关性原理、(类推原理)、(惯性原理)和(量变到质变原理)。2、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安监管技装字[]45号”文献,安全评价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实状况综合评价)和专题安全评价。3、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汇报)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危害原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设计和安全管理提议的过程)。4、“三同步”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生产和使用)。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6、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原因分类与代码》(GB/T13816-92),将危险危害原因分为6大类、37个小类。这6大类分别是:物理性危险、危害原因,(化学性)危险、危害原因,生物性危险、危害原因,(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原因,行为性危险、危害原因和其他危险、危害原因。7、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是指调整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同劳动者或(生产人员)的安全与健康,以及与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安全保障)有关的多种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的总和。即有关安全生产过程中的规律、规程、条例、规范和技术原则的总称。8、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原因引起的(疾病)。9、按可燃物性质不一样,把火灾分为A类火灾、B类火灾、C类火灾和D类火灾。其中:A类火灾是指(含碳固体可燃物)火灾,B类火灾是发生在(易燃液体表面)的火灾。10、径集是指事故树中某些基本领件的(集合),当这些基本领件都不发生时,顶上事件必然(不会发生)。假如在某个径集中任意除去一种基本领件就不再是径集了,这样的径集就称为(最小径集)。11、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其中,(甲)类、(乙)类建筑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当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规定。12、在DOW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中,假定工艺单元中所处理的易燃、可燃或化学活性物质的最低量为3),对于试验工厂,所处理的易燃、可燃或化学活性物质的量至少为3)。13、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原因职业接触限值》(GBZ2-),化学原因的职业接触限值可分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三类。二、选择题(下列各题中都给出了4个答案,依次为A、B、C、D,其中至少有一种是对的的,请把对的的答案填在后边的括号里。共16题,每题1分,计16分。)1、危险是事故也许性与事故严重性的结合,因此(C)A.事故的也许性增大1倍,危险就增大1倍。B.事故的严重性增大1倍,危险就增大1倍。C.事故严重性越大,危险就越大。D.当事故严重性相似时,危险与事故也许性无关。2、安全评价是一种行为过程,该过程包括:(B、C)A.项目工程的可行性研究。B.评价危险程度。C.确定危险与否在可承受的范围。D.项目的施工图设计。3、进行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根据的设计文献是项目(A)A.可行性研究汇报。B.提议书。C.施工图设计。D.设计阐明书。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生产、储存装置要定期进行安全评价,其中(A、C)A.剧毒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B.剧毒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生产、储存、使用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C.非剧毒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生产、储存装置每两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D.非剧毒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生产、储存、使用装置每两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5、特种设备是指国家认定的,因设备自身和外在原因的影响轻易发生事故,且一旦发生事故会导致人身伤亡及重大经济损失的危险性较大的设备。下列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