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会论文共同浇灌希望——谈谈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武汉市培英中学陈彬【摘要】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特别是农村工人)涌进城市之中;尽管这在某种层面上是促进了社会了进步和发展,但由于这些外来务工人员进城时很多都是拖家带口,工作也不稳定,经济条件不好,给孩子的教育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如今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越来越突出,作为教师的我们该怎样与家长、学校和社会一起用我们的行动去浇灌和引导这些希望,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关键词】随迁子女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课外访万家家校合作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特别是农村工人)涌进城市之中;尽管促进了社会了进步和发展,但是给孩子的教育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对于生活在城市底层或城市边缘地域的人们来说尤其严重,这是我们不得不关注的问题。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吧,我校地处武汉市的城市和郊区的结合处,是市区的边缘和城中村的结合体,这里居住的人群大多数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家属,以及一些留守的老人和孩子。这些外来务工人员一来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低,二来每天要为生活而奔波,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孩子的教育,尽管部分家长希望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留守的老人呢?他们仅仅只能帮助孩子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就算能教育孩子,但是相隔两代,思想、行为上的差异造成了祖孙间的隔阂。这些都给孩子的教育带来严重的影响,鉴于这个问题,我们教育各级部门也才去了措施,组织各级学校进行“课外访万家”活动。在这几年的课外访万家活动中,我们从中发现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存在以下现状:一、社会教育不够完善,不良环境严重影响孩子。尽管如今的社会在进步,生活环境得到大大的改善,各大中心市区环境优雅,治安好,各类娱乐场所都得以规范化,但是这些几乎是针对中心城区而言的。边缘地到处灯红酒绿的,环境卫生差,学校旁边随为处可见网吧和游戏机室,到处可见游手好闲的无业青年。然而现在的中学生正值成长期,他们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心,很希望感受一下自己没有经历过得东西或事,正是因为这样,他们幼小的心灵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往往又是不可预料的。二、家庭教育十分成问题。学生的品德和学业的好坏与家庭教育有直接关系。然而这类学生的家庭教育十分成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家长的文化水平低,他们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很难与学校教育接轨,与学校教育的目标有较大的落差,所以在学习的要求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学习上几乎不能帮助孩子;二是家长的封建等级观念强,平等意识差。他们认为孩子在父母面前只能是服从,在家长们的狠言狠语中将学习学好、事情做好,根本没有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意愿;但他们万万没想到十几岁的孩子叛逆心很强,经常事与愿违;三是他们都忙于生计,不得不一天到晚在外面奔波,根本就没有时间也很难和孩子聊天、交流。调查显示:有60%的家长认为“老子的话你想听得听,不想听也得听”;19%的家长忽视了与孩子交流;只有21%的家长会经常过问孩子在学校里的事,平等地与孩子交谈,听取孩子的意见。四是家长们的基本素质低下。经常在孩子面前粗言粗语,甚至在孩子犯错时拳脚相见,这样就给孩子们起了坏的榜样作用。五是家长对学校和老师普遍抱着过高的期望和要求,甚至认为孩子的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既然把孩子送到学校了,他们的好坏就是你们学校的责任,你们学校和老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将孩子教育好。三、家校合作不够紧密,家长与教师缺乏沟通。虽然每个学校都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希望通过家长委员会来传授教育孩子的方法给各位家长,同时让家长配合教师们一起教育孩子。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的家长委员会只有存在的形式并没有实际的行动,仅仅应付上级的检查而已,并没有充分利用家长委员会的纽带作用将家长和学校、教师很好的联系在一起。同时学校没有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设置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也缺乏专门性研究和理论指导。很多学校对教育教学为重视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没有重视到这类问题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