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岭市第四中学教学学案设计学科八年语文设计教师梁静教授内容《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谨言箴》时间预设二课时一、《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译文天地是万事万物的旅馆,光阴是古往今来的过客。而人生浮泛,如梦一般,能有多少欢乐?古人持烛夜游,确实有道理啊!况且温煦的春天用似含烟雾的景色召唤我们,大自然将美好绚烂的文采提供给我们。于是相会于美丽的桃园内,叙说兄弟团聚的快乐。诸位弟弟英俊秀发,个个好比谢惠连;而我的作诗吟咏,却惭愧不如谢康乐。正以幽雅的情趣欣赏着美景,高远的谈吐已更为清妙。铺开盛席,坐在花间;行酒如飞,醉于月下。不作好诗,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如赋诗不成,须依金谷园宴客先例,罚酒三杯。二、曾国藩修身十二款主敬:整齐严肃,清明在躬,如日之升。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读史:念三史(指《史记》、《汉书》、《后汉书》),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2.当堂熟读成诵。3.探究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何种情感。知识结构:一、《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1.作者生平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与杜甫合称李杜(小李杜则是李商隐、杜牧)。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等称呼,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作品天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异,才华横溢;诗句如行云流水,宛若天成,代表作品:《蜀道难》《将进酒》《望庐山瀑布》《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等。2.文体介绍序,又称序言、前言、叙、绪、引等,是作品或书籍的一种依附性文章,主要介绍作品的内容、主旨,或者作者的创作过程,或对作品加以评论。3.解词逆旅:客舍,旅馆浮生:生命短促,世事无定秉烛夜游:执阳春:和煦的春光烟景:春天气候温润,景色似含烟雾大块:大地假我以文章:借,这里是提供、赐予的意思4.题目解说“春夜”交代时间,“桃花园”交代地点,“宴”交代事件,“从弟”即堂弟,交代人物,“序”是文体名称。5.课文解析(1).本文为何以“天地”“光阴”开篇?明确:“天地”是从空间上定位,“光阴”是从时间上定位,时空两个维度是人不能超越的疆界,这也是本文思想感情基调的大背景。(2).“浮生若梦”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感情倾向?明确:短暂的生命在时空的无限面前是十分渺小和短暂的,因此即便是极尽欢乐也是有限的,这是一种时不我待的情感。(3).“古人秉烛夜游”一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明确:作者知道人生的短暂和人的渺小,古人秉烛夜游也是因为明白了这个道理于是对待“游”采取“夜以继日”的方式,可见先人是多么珍惜人生以及人的个体享受,这里点出了一个“夜”字,也为下文的宴饮乐事张本。(4).“况”字领起了什么内容?明确:直接领起“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也顺便点出了宴饮的时间、节令-----正当阳春,这就点出了一个“春”字。间接领起宴饮的具体内容:“会桃李之芳园”(点出地点----桃李园;点出事件-----“序天伦之乐事”;点出人物----“群季”“吾人”,并用典故褒扬从弟、自谦;接下来写宴饮的具体内容,又用一个典故尽写宴饮诗酒乐事,实点出了“宴”字。)“况”所领起的这些内容,就是实际上的“序”。6.归纳主旨文章记叙了李白与他的堂弟们相聚在桃花园中,饮酒赋诗、畅叙天伦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珍惜生活的豪情逸兴。二、《谨言箴》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作字:饭后写字半时。夜不出门。三、《谨言箴》译文用花言巧语取悦于人,只能给自身带来困扰。每天听到闲言碎语,也会扰乱你的心情。通达言语意趣的人不夸耀,夸耀的人不通达。那些道听途说的东西,聪明的人付之一笑,愚笨的人惊骇。惊骇的人最终也会明白,说你欺骗。笑话你的人鄙视你,即使你发誓也还会怀疑你。过失与悔恨已经重集在一起,铭记下来用以自我指摘错误。可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