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好一节课——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我自从教八年以来,今年首次教授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课程。刚开始,一点头脑摸不着,不知从何起步。还别说,这群小娃娃不好教,但是经过上半学期的历练以及自己一个暑假的摸索学习,总算找出点门路,总结出了这么几点体会。一、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课堂里,教师要有饱满的激情,用自己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1、表达吸引。可以语气夸张一点,姿体语言丰富一点,语言儿童化一点……2、激励吸引。可以采用小组评比,个人评比的方式,比如每天评出“干净小明星”,“学习小标兵”等等,还可以是加五星,加红花之类。3、动画吸引。可以把多媒体同课文内容结合起来,图文声色并茂,小学生更容易接受。二、内容实效生动有趣。不论拼音教学、识字教学、说写教学还是主题课文的阅读教学,都要充分挖掘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规律,再发挥我们的智慧把这些“钥匙”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当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他们才有更深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课堂上才会有更出色的表达,才会尽情的表现,使得课堂精彩不断,惊喜连连。所以上每节课前努力挖掘内容中有趣的因素,将它们融到教学中也是比较重要的。三、课堂中的有效提问。低年级的学生对什么都十分好奇,脑子里好像装着十万个为什么,有问不完的稀奇古怪的问题,有时老师正讲得津津有味时,他脑子里突然蹦出一个问题,打断你的讲课,兴趣盎然地问了出来;有时你讲这,他问那;下课了,他们围着老师刨根问底,问个不停。这时,老师千万不要烦学生,要有耐心,倾听学生的问题,饶有兴趣的和学生讨论解答。老师要保护学生可贵的求知欲,好奇心,探究问题的兴趣,创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让学生敢问,想问,这是低年级进行课堂有效提问的基础。课堂有效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思维,培养学生阅读感悟理解能力和想像能力,养成边读边想不断探索的好习惯。正如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语言,是一门学科,是一门艺术,而低年级语文教学更是基础,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因此,我们不能板着脸学习、教学,那样学生会望而生畏,其实里面乐趣无穷。有时候带着游戏的心态学习,也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