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书的故事——心灵的放逐学校:龙江乡弄星小学姓名:耿永智这十五年来,每当看到这本书,我的心就惆怅起来。在这寂寥的秋日,我又重读了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许多人知道这一本书是因为在2013年它和莫言的《红高粱》一起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但最后这颗皇冠上的宝石被中国作家莫言揽取。但这并不影响到《挪威的森林》在我心中的地位。之所以如此喜欢这本书,是因为它触及“抑郁”禁区的一本生命的启示,不知我的朋友你是否读过。我喜欢的质朴的文字真挚的情感。沉重的、忧伤的主题,被作家轻轻的碰触,伤感与无奈的人生,最终并没有让主人公放弃对幸福的追求,这是很令人感动的。之所以接触和喜欢这本书,是因为“抑郁”对我们每个人并不陌生,就像少年维特一样,在我们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苦和烦恼,更或者它像影子一样终其我们一生。当我着手写这篇文字的时候,那段早已被我尘封多年的记忆又不得不被我唤醒。当然,对于唤醒她,我一点都不介意,因为,我对那段经历已经完全释然,我已经完全接受那曾经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恰恰因为有了它,我的生命才会如此的饱满,我的人生体验才会如此的丰富。大学毕业后我分配到故乡的一座乡村小学,学校的设施简陋破败的让我沮丧,到处是流窜的老鼠,流动的沙子,所有的楼房都接近危房,风一吹来,整座校园都是窗户咣当咣当的声响。门口的砂石路上尘土飞扬,每有车子通过,学校就笼罩在纷纷扬扬的灰尘之中。课余之时最大的乐趣就是到离学校五六公里的集市去找个小饭馆小酌几杯。在一次偶遇中,我认识了我们一起分下来的一个女孩,我暂称她DANCE,她们学校是一所到处开满一种叫三角梅花的学校,每次和DANCE经过花瓣飘飞的校园小路,我都感觉我倆是这深秋季节即将赴死的两只蝴蝶,美轮美奂,凄美绝伦。那飘飞的花瓣仿佛送葬的纸钱,我唯一能做的只有祈祷大部分的夜晚,我都要开着我的摩托车,去到DANCE的学校看望她,然后在凌晨5点赶往学校,只有在刺骨的寒风之中,我才感到精神和肉体的合一,更多的时候,我觉得我就是一只黑暗中迁徙的候鸟,暗中前往一个他从未到过的地方。我就像《挪威的森林》里女主人公直子一样,总很困难的寻找想表达自己想法的词汇,但总觉得词不能达意。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最终只能放弃。那深渊一般的成长岁月,那曾经的情爱和由此带来的伤害,一只潜伏在我的身体深处,就像是一条陷入冬眠中慵懒而阴湿的蛇有时,它就会随着一声响动惊醒过来,带着一如昨日的呼呼急响和唇齿间浸淫的锐度,寸步之间,将我击倒。痛如枝叶般蔓延。此时的我就像一只将死的刺猬,满身的尖刺并不能阻挡由里而外的袭击。我,右手捂住胸口,左手慢慢蒙住双眼,轻轻的蹲下,让时间凝固,让伤口结痂。痛苦一丝一丝的过去,我总是在想《挪威的森林》中女主人公直子的内心是何等的苦楚,此时的我只有轻轻翻开书本,把痛楚寄托在男女主人公的悲情世界中,更多的时候我觉得《挪威的森林》是我的一件童话世界中才有的魔法盔甲,在消耗我内力的同时,为我抵挡万劫不复的诅咒之箭。那两年苍凉的日子,情感上的折磨使我觉察到人生中有多少的幻灭,多少的残忍,多少不忍卒说的的悲哀!但是,村上春树的妙笔之下为为冲淡了那焦灼沉重的烦恼和忧郁,如今时已过,境已迁,记忆中真的只残存那女孩落寞的素脸,那感伤落寂的心情如今早已消散无存!原来一切悲哀,如今以诗情和智慧去涂染将都成为深沉激动的美丽。我接收到了从生命开始萌生到稳健成熟之间的种种苦恼、挣扎、失望、焦虑、怨愤和哀伤,也容纳了它的欢乐、得意、胜利、、收获和赞颂。生命不是虚空的,他如厚重的土地一样真实而具体。对于爱着或者爱过的人“希望她好些好些再好些”!生命对我们,时常表现为一种考验,相信自己,相信爱你的人一切都没有什么大不了!就像《挪威的森林》里男主人公渡边告诫自己的,“我会活的比现在更坚强,然后成熟。我将成为大人,我必须这样做。我感觉到什么叫责任了。为了生存下去,我不得不好好的付出代价啊!”如今,在这深秋的蓝天白云之间,我仍然读到了你智慧的低语我不但以爱和礼赞的心情来记住生命中的欢乐,也同样以爱和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