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四单元知识点补充4、发展问题有时也称为:南北问题5、南北问题(贫富差距)产生原因:A、源于西方殖民者对亚非拉广大地区的殖民侵略B、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没有改变,发展中国际经济缓慢。6、如何改变南北差距:为改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不断推进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7、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应该如何做?——支持发展中国家维护自身的正当利益,增强同它们的团结,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而不懈努力。8、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基本特征: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我国仍处社会主义初期阶段。9、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10、到2020年(新世纪头20年),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达、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11、作为当代青年应担负中华民族复兴的使命,如何做?——立足中国基本国情,着眼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关注世界共同问题,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12、可持续发展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3、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14、1994年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15、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16、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有科学;科学产生技术;技术也产生科学。17、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纪中后期,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纪末,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中叶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人类正经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18、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发起国、影响等参考导学案43页。19、西方的人权历程:A、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反对封建专制斗争,第一次提出天赋人权的口号。B、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提出“天赋人权”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C、1789年法国大革命期间通过《人权宣言》,“天赋人权”第一次写进国家根本大法。D、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世界人权宣言》,第一次系统地在国际范围内提出人权的具体内容。20、实行人权的原则:A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必须与各国国情结合;B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1、中国人权的历程:A、20世纪初,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的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B、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的人权事业掀开了新的篇章。C、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中国人民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得到巨大发展。22、中国的人权观:A对于发展中国家,生存权、发展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权。B、人权要主权来保护,没有主权就没有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