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邮市车逻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18《斜塔上的实验》第一课时导学案苏教版二、自主预学1.一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下列预习题。(1)给下列加点字的注音。粗糙()卷帙()滑稽()祈祷()倔强()不屑()愚笨()哄笑()嘘他()(2)根据拼音写汉字。qièqiè私语()心不在yān()一劳永yì()màn不经心()默默无wén()hèhè英名()(3)解释词语中加点字。漫不经心()一劳永逸()付诸行动()兴高采烈()心不在焉(4)用下列成语写一段话。狗血喷头等因奉此(5)文学常识积累。本文题材是(),伽利略是()(国家)的著名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2.二读课文,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1)课题“斜塔上的实验”中,斜塔是指什么?实验的内容是什么?实验的结果怎样?(2)伽利略从教堂的油灯的摆动中,发现了什么原则?你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述这个原则吗?3.三读课文,初步了解伽利略。通过阅读,你认为伽利略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二、互动探究(一)交流讨论“自主预习”部分的知识点。(二)理清文章思路。1.文章写了伽利略的哪两个发现?他为什么能获得这两个发现?2.这两个发现的中间穿插了什么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文章如果从伽利略的孩提和学生时代写起,再按时间先后写他的两个发现,这样安排是否恰当?为什么?(三)研读课文1—7小节,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提升阅读能力。1.伽利略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两人一组将这个实验做一做。2.伽利略的这个发现源于对日常生活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这对我们有怎样的启发?3.“又是伽利略的一个发疯的念头”,句中“又”字能否删去?为什么?(四)课堂小结。1.这篇人物传记全文是按照“()——()——()”为线索展开的。第一部分(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8—12)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部分(13—19)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文构思精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文章首先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得引人入胜,这就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然后再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着再重点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构思全文不仅使读者清楚地了解到伽利略的生平和两个重大发现。而且读来感到波澜起伏,兴趣盎然。三、课堂练习(一)同步反馈训练1.第1段“摆动着的挂灯链条的嘀嗒声了这个学生,引起他一连串的”横线上应填词语为()(),理由分别为:(1)A.惊动B.惊醒C.惊扰D.惊诧(2)A.思想B.思考C.思索D.思念2.用一句话概括1—7小节的主要内容。3.就这样,从教堂的油灯的摆动中,伽利略发现了自然的节奏原则。“自然的节奏原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今天,这项原则已应用于时钟计时、计数脉搏和推算星辰的运动等方面。”除了这些,你还知道这项原则用于哪些地方吗?5.从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中发现自然科学的奥秘何止伽利略一人?请你再举两个著名科学家事例,谈谈你的感受。科学家名字:事例:感受:科学家名字:事例:感受:6.根据拼音写汉字。我们常常在默默qídǎo(),不要让心事干rǎo()我们的心绪。其实,每个人的心头都zhuì()着一份沉甸甸的牵挂,都有一zhǎn()不灭的明灯。四、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经过反复学习和思索,袁隆平展开了想象的翅膀……第一步,应该找到雄性不育的植株,培育出水稻雄性不育系。其特点是雄蕊退化,而雌性则是正常的,即通常说的“母禾”。第二步,再找一种特殊的水稻品种作父本,给母禾授粉,使它养育出来的后代,全部保持雄性不育的特征,这就是保持系。有了保持系,不育系才能代代相传并大量繁殖。第三步,还要找一种稻种和雄性不育系杂交,使杂交的后代恢复生育能力,这叫恢复系。有了恢复系,就可以大量生产杂交种子了。袁隆平提出的通过“三系”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与当时学术界流行的观点大相径庭。他披挂上阵,尚未站稳脚跟,冷言冷语便扑面而来。但袁隆平既不争,也不辩,仍然矢志不移地搞他的科学试验。1964年袁隆平迈出了杂交水稻研究的第一步。可是不久,“文化大革命”便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