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游恒山记》讲学稿1人教新课标版课型:新授课1知识链接:作者简介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他少年好学,喜读奇书,博览古今史籍、图经地志。二十二岁起弃科举业,受母鼓励,不避风餐露宿之苦,不怕葬身丘壑之险,遍游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山水,考察自然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动物、风俗习惯、经济状况等,前后三十余年。三次遇盗,四次断粮,而志不变,气不馁,写游记不辍。崇祯十三年(1640年)病倒于云南丽江,被人护送回乡。次年卒于江阴。一生钟情神州山水,探析天地奥秘,游迹遍及今天的19个省、市、自治区,留下了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为明代地理学的重要著作。游记内有16卷60余万字,包涵了地质、地貌、河道、文化、历史、民俗等内容。这部书不但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誉为“千古奇书”。模块一:自主学习(独立进行)学习目标与要求: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的读音。模块二:交流研讨(小组合作、展示、精讲)学习目标与要求:巩固文言文基础知识。学法指导学习内容精讲点拨1、小组之间利用工具书解决第2题。2、小组内互相对答案(预时15分钟)1、给下列加粗的字词注音。无攀跻劳()虬松()萦回()杰坊()风翳净尽()宫廨()浅阜()朔方()庑门()穹碑()间道()攀蹑()槎枒连袂()()不啻()2、朗读课文。(1)全班齐读课文一遍。(2)听录音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解决仍不能清理的生字词的读音。(3)学生自由朗读,将不能理解的字词圈画起来。点拔:学习文言文,先可以对照注释,运用工具书,清除字词障碍。模块三:练习训练学习目标与要求:巩固文言文基础知识。学法指导研讨内容精讲点拨组长组织小组讨论:1、小组长分配任务。2、组内相互交流探讨。3、小组内派人把本组的答案写在小黑板上展示。4、教师适当点拨。(30分钟)1、古今异义词。(1)但能钩衣刺领。古义:今义:(2)余益鼓勇上。古义:今义:(3)于是石路萦回。古义:今义:2、一词多义。(1)始循崖乘峭而上()(2)有杰坊曰()始登其顶()人杰地灵()(3)因人之力而敝之()(4)为登顶间道()因复上其处问之()指东南松柏间()3、通假字:还过()4、词类活用现象。始循崖乘峭而上()倚而室之()余益鼓勇上()台中像群仙()5、翻译下列句子。(1)十一日,风翳净尽,澄碧如洗。(2)余益鼓勇上,久之棘尽,始登其顶。(3)南惟龙泉,西惟五台,青青与此作伍。(4)还过岳殿东,望两崖断处,中垂草莽者千尺,为登顶间道,遂解衣攀蹑而登。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特别是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现象。讲学稿答案:模块二:交流研讨(小组合作、展示、精讲)学法指导训练内容精讲点拨自主完成训练内容(10分钟)解释词语,通译全文。风翳净尽拾级无攀跻劳虬松穹碑于是循崖乘峭而上间道槎枒还过不啻云级小组查阅工具书解决问题。学法指导学习内容精讲点拨1、小组之间利用工具书解决第2题。2、小组内互相对答案(预时15分钟)1、全班齐读课文一遍,将不能理解的字词圈画起来。2、给下列加点的词注音。无攀跻劳(jī)虬松(qiú)萦回(yíng)杰坊(fāng)风翳净尽(yì)宫廨(xiè)浅阜(fù)朔方(shuò)庑门(wǔ)穹碑(qióng)间道(jiàn)攀蹑(niè)槎枒连袂(cháyā)(mèi)不啻(chì)模块三:练习训练学习目标与要求:学法指导研讨内容精讲点拨组长组织小组讨论:1、小组长分配任务。2、组内相互交流探讨。3、小组内派人把本组的答案写在小黑板上展示。4、教师适当点拨。(30分钟)1、说出加点的词古今意义。(1)但能钩衣刺领。(古:只是,今:但是,表转折关系)(2)余益鼓勇上。(古:更加,今:好处)(3)于是石路萦回。(古:从此。是,指代虎风口。今:表承接关系或因果关系)2、发现一词多义现象。(1)始循崖乘峭而上(开始)(2)有杰坊曰(高大的)始登其顶(才)人杰地灵(杰出)(3)因人之力而敝之(依靠)(4)为登顶间道(偏僻的)因复上其处问之(因而)指东南松柏间(之间)3、通假字:还过(还通环。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