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5课唐代的中外交往主备人备课时间第5课时备课组长签名教研组长签名教学内容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个性化备课教学目标知识技能长安是唐朝陆路交通中心;广州是最大的外贸港口;唐朝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司;唐朝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日本、大食、天竺等国向唐朝派遣使节;日本的遣唐使和留学生;鉴真东渡;玄奘西游。①通过对唐朝对外交往盛况空前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②通过引导学生解答课后的比较鉴真和玄奘共同点的习题,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法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③通过对唐僧取经的故事与历史事实的联系和区别的分析,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和历史事实的鉴别能力。④通过对《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的观察,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联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内容,使学生感知唐代中外交往盛况空前的景况,认识唐朝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的政治经济条件及其重大店作用。②运用观察、联想、比较、讨论等方法讲授本课内容,使学生感知日本等国的遣唐使节和中国的鉴真、玄奘等,为发展唐代中外友好交往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及其重大贡献。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唐代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外交通发达,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由此可见,国力的强大是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基础,开放的对外政策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和社会进步。②日本等国的遣唐使、中国的高僧鉴真、玄奘等为发展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精神得到后人的景仰和继承。教学重点唐朝对外开放的政策教学难点唐朝的对外开放丰富了中外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分<西游记>大家都有看过吗?那大家知道里面的人物唐三藏,是根据我国古代谁的原形塑造的?玄奘历经千辛万苦去西域取经的故事,也反映了当时唐朝与其他国家友好交往的历史.(板书)课题第5课唐代的中外交往(二)【出示目标】1分——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三)【自学自测】15分请同学们认真自读课本第—页,大字部分细读,小字部分快读,6分钟后,完成下列自测题,比谁能快速正确完成:一、遣唐使1.唐朝最大的外贸港口是________。唐政府在广州设置________,管理对外贸易,这是历史上最早设置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2.唐朝对外交往出现盛况空前局面的原因:(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外交通发达.3.唐朝对外交往出现盛况空前局面的表现:(1)唐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与唐朝通商的国家达______多个。(2)_____先后13次派出遣唐使,使团宠大,居各国之首。二、鉴真东渡1.唐朝赴日本最有影响的使者是_________。2.唐玄宗时,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向日本传播_____,还把唐朝的建筑技术、医药知识、绘画传给日本。3.唐太宗时,僧人______西游天竺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______________》成为研究古代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佛教的典籍。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全班学情(四)【合作探究】(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15分钟:讨论5分钟,展示10分钟)1.为什么说唐朝的对外开放丰富了中外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2.比一比鉴真和玄奘有哪些共同点?(P25)(五)【课堂小结】1分(六)【当堂检测】(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12分必做题:优化:智能演练1-9选做题:其他优化作业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