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练提纲6《新文化运动》一、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1.重点⑴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以及主要贡献。⑵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以及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2.难点⑴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分析和评价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⑵正确评价“文学革命”。科学地分析对传统文化的“革命”与“继承”问题。三、学生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归纳整理法思考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四、自学提纲㈠独立完成下列填空1.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大量发表抨击尊孔复古的文章,标志着的兴起。从1916年第2卷第1号起,改名为。1917年初迁到出版。2.《新青年》主要撰稿人除陈独秀外,还有、等。此后《新青年》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和。提倡民主,反对和;提倡科学,反对和。4.提倡,反对,是新文化运动的另一项重要内容。1917年初,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接着陈独秀发表,要求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来表达新思想,由此,掀起了。5.1918年,《新青年》发表鲁迅的白话短篇小说。这篇小说把结合起来,是白话小说的。6.的迅速传播,是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等论文,热情颂扬俄国十月革命。7.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一文,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这是近代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论著。㈡小组讨论或独立完成下列问题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2.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各有什么贡献?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什么?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在前期和后期有何不同?4.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什么样的运动(性质)?有何历史意义?五、自我检测题1.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①李大钊②陈独秀③鲁迅④胡适A.①②B.①②③C.①③D.①②③④2.新文化运动掀起的目的是()A.提倡民主B.提倡文学革命C.提倡科学D.检讨中国传统文化,引进新思想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A.《每周评论》B.《新青年》C.《狂人日记》D.《时务报》4.在文学革命中成就最突出的是()A.陈独秀B.李大钊C.胡适D.鲁迅5.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是()A.李大钊B.陈独秀C.毛泽东D.周恩来6.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是()A.1911年B.1912年C.1915年D.1917年六、当堂检测题1.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A.反对复古的运动B.一场文化运动C.思想解放运动D.民族运动2.李大钊发表的颂扬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文章是()①《庶民的胜利》②《青春》③《狂人日记》④《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A.①③B.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3.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是()A.民主与科学B.民族与科学C民权与科学D.民生与科学4.新文化运动中下列哪部作品把反对封建专制的革命内容与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是白话小说的典范之作?()A.《敬告青年》B.《文学改良刍议》C.《狂人日记》D《庶民的胜利》5.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B.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C.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作了条件D.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6.阅读下列材料.陈独秀在《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中写道:“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若是为了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请回答:(1)材料中的“两位先生”指什么?(2)这是哪一运动的重要内容?这一运动的性质是什么?(3)材料中的“政府”是指哪一政权?这一政权是谁首先建立的?七、拔高思考题课本P48页辨析题八、作业题完成随堂练九、谈谈学习本届课后的感受十、名人名言与教师寄语伟大的思想只有付诸行动才能成为壮举!——威·赫兹里特